88看书>穿越重生>司礼监>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水有相逢,来日再宵度

李永芳热情的原因和黑脸老汉的敞亮是如出一辙的。

魏舍人,如今身价涨了。

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听说巡抚大人在沈阳对这次魏舍人出使建州成功安抚建州都督表示了极大的肯定,要向朝廷为魏舍人请功,不出意外,等魏舍人归京之后,定能高升。

巡抚大人的话,就是辽东文武的心声,谁敢反对?

辽东的形势现在很严峻啊,随着李成梁离任,杨镐已经军政大权一把抓。李成梁的旧部们,现在是人心惶惶。

所以,这个时候,胆敢不跟杨大人走,那就得跟老都司走。

好不容易当的官,怎就舍的丢了呢。

为了立威,新官上任必有三把火。

辽东上下,谁个都不想成为杨大人的靶子。

因而,上上下下口径都已经统一,那就是魏舍人对于平息建州事态,是居功至伟的。他虽年轻,可在建州却做到了有理有节,大节不失,小节不让,始终以朝廷利益为重,同时又兼顾地方安靖。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魏舍人任劳任怨,成功化解了一场因为误会险些酿成的边乱,重新凝聚了建州的人心,也充分体现了朝廷对于建州的重视。

总之,魏舍人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巡抚大人的高度重视。短短时间内,巡抚大人就为建州事件下了数份批复,每一份批复都凝聚着巡抚大人的智慧和心血,当真是字字沤血…

李永芳说不出更多吹捧的话了,当然,熊察访也是有功劳的,整起事件中,熊察访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永芳很聪明,谁也不得罪,不会光因为吹捧巡抚大人的学生,而冷落了正牌进士出身的兵科给事中。

毕竟,人家是朝官,听说还是东林党的人。

大大的抚顺城,小小的守将,还不敢将东林党的人不放在眼里。

那小子,有狗屁的功劳!

李永芳肉麻的吹捧让熊明遇恨的牙痒,他还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压根什么都没做。那小子,也是屁事也没干。真要说谁对这次事件起到了重要作用,那就是当事人建州都督自己。

准备离开黑图阿拉时,熊明遇也没想明白,为何建州都督不了了之,直到李家千户告诉他李成梁已经奉旨归京,他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显然,从一开始,他熊明遇也好,魏良臣也好,都不是决定建州事件走向的主要因素。

解决问题的根子是沈阳城。

熊明遇不禁有些同情建州都督,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可是,迫于沈阳庞大的压力,他也只能默默吞下泪水。

二十年来,有关李成梁和建州都督勾结的传闻,始终不曾断过。京里的大小科道御史,无一不心知肚明。

主人倒了,建州这条狗想要自保,也只能收敛起爪牙了。难道真能为了一个死去的儿子和大明朝开战不成?

除非,奴尔哈赤疯了。

建州都督当然没有疯,否则也不会赠给自己厚礼了。

出于同情,并且拿人手短,熊明遇决定回京之后尽可能的帮建州都督完成他的心愿,同时为建州争取一定的权益。

六堡和汉民的事,不是不可以商量,反正明军已经主动放弃六堡。杨镐就算为辽东巡抚,难道还能因此事和建州开战不成?

熊明遇不是书呆子,做了三年兵科给事中的他,对兵事还是有些见地的。眼下,无论是建州,还是朝廷,都不可能为了六堡的事大动干戈。这个先决条件可以说是公开摆在台面上的。因此,只要建州不犯傻,杨镐就没有出兵的理由。余下的,也就是公文的交锋而矣,时日一久,新鲜劲和风声一过,就不会再有人关注了。

六堡这件事,当初也是李成梁拍的板,而内阁对此事是默认的。

内阁如今由谁把控?

显然,这件事也是东林党的事。为本党利益考虑,熊明遇也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免得那些奸党拿六堡和汉民的事大做文章,攻击东林。

只是,熊明遇却想不到,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把李成梁给扳倒了?

自十多年前重新起复为辽东都指挥使以来,李成梁的地位一日比一日稳固,以致于高淮那个不可一世的太监都只能与之合作,而不敢轻拔虎须。便是这样,最后也被李成梁轻松击垮。辽东上下,也被李成梁经营的跟铁板似的。

堂堂的宁远伯、大明的活太傅,现在,就这么无声无息突然离任了?!

熊明遇想想也心惊,他肯定,自己离京时没有收到任何弹劾李成梁的风声。在此之前,倒是辽东巡按熊廷弼上个折子,可却没有掀起半点浪花来。

因此,这件事必然是发生在他离京之后,从时间上看,也不过月余。如此一来,京中肯定有大变。

急于回京想要知道发生什么的熊明遇,并没有被李永芳的热情所挽留,魏舍人也觉抚顺没呆头,住不住的没关系。所以,同意熊明遇回沈阳的建议。

临走时,李永芳也送了礼。

光明正大的。

因为他送的真是土特产。

熊、魏二人各一车,谁也不偏心。

官场上,迎来送往的,顺手拿点并不过份,熊明遇想着魏良臣几天前所说,觉得好不容易出趟关,不带点东西回去,只怕回了兵部,同僚们也要笑话他,因而,笑纳了。

蚊子再小,也是肉。

魏舍人本着一分也是爱的博大胸怀,命人赶车出发。

回头,给了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水有相逢,来日再宵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