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恐怖悬疑>蛊在滇南>听闻抚仙湖
很复杂的,外加湖底有泉眼喷发,完全可能让死物不会马上沉底,甚至长期不沉底,但被卷在涡流中,又不能上浮,而是维持漂浮状态。至于尸体为何会呈站立姿势,归根结底还是力的平衡,腐败后产生的气体堆积在胸腔,产生的浮力向上,引导尸体保持站姿。

再次,大量尸体可能确实来源于从前城市的沉陷,以及各种各样原因落水之后没有被打捞起来的人。假定尸身不腐,那么积年累月也有非常可观的数量。

最后,最重要的是,他顺便发给我的一个链接。而这个链接里解释了一切。

这个链接指向一个新闻,报道的是过去发生在澄江的一起案件。大概是80年代的事情。

这个事是这样的,80年代澄江上沉了一艘船,风浪大,很不幸船沉没了,遇难者大概10人。其中一个是怀胎快到足月的孕妇,家人悲痛无法自持,公安机关也倍感责任重大,想想无论如何也要帮家属找到遗体。

打捞工作非常困难,但公安干警们仍是出动了最大警力,付出了10倍艰辛,想尽一切办法终于捞到了东西。

那个年代很原始的蛙人潜水员,浮上来说,应该是了,看身形是孕妇没错,还另外捞到一个男人。

船上的人充满期待,也充满紧张把网一点点拖上来,出水一看,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尸体是一位孕妇没错,但周身肌体呈灰白蜡样,一丝不挂僵硬屈曲,皮肤下像是结了薄冰,出水以后就开始不停冒水。再仔细看,发现这根本不是前几日溺亡的孕妇,经村民辨认,这个孕妇其实是两年前落水身亡的。须臾之间,这具尸体已逐渐变形,直至崩解。

在场所有人无不毛骨悚然。局长当机立断,另一具尸体先不出水,找专家来研究。

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另一具尸体穿着清朝服饰,是男尸,保存非常好,后来的结局是做成标本放在县公安局。

其实这次倒霉的打捞,捞起的是两具漂浮的尸蜡。

尸蜡就像一层灰白半透明的人壳。粘一段百度百科给大家看:

“尸蜡,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肥胖的尸体长期停留水中或埋在不通风的潮湿地方里,腐败进展缓慢。约经3—6个月,尸体的皮下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中的氨结合,形成脂肪酸铵,再和水中的钙、镁形成灰白色蜡状物质,使部分或全部尸体得以保存,称为尸蜡。可大体保存尸体的原形,并能保存某些暴力作用的痕迹,但较难推断死亡时间,具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

总结一下就是说:如果谁死在冰冷的水中,尸体腐烂速度不够快,原先那些肥肉就全部钙化,结成一层覆盖全身的蜡样壳。

综合所有,脑海中完整浮现出澄江幽暗中心的想象图:

倒置葫芦状下沉的湖,非常幽深,里面巨大无形的水流形成滚筒洗衣机一样经久不息的涡旋。

历朝历代死于非命沉落湖中的死者,只因形成尸蜡的缘故,逐渐变成统一的灰白,在涡旋中沉浮,飘动。

这些冰冷的死物,有的穿着古代的衣服,有的缠着一些破碎的烂布条,无头缺胳膊少腿,除了钙化的外壳,内部能被微生物腐蚀的部分,逐渐消解,最终总的质量越变越轻,像一个惨白且栩栩如生的人壳,在幽绿的水中顺水而行。

当年那些水下考古的队员,举着摄像头,对准水底古城一阵兴奋,再聚焦却发现古城中影影绰绰,似乎生机勃勃。兴奋难耐,继续前进,却发现完全不对劲,不是想象中绚丽多姿的水底鱼群,不是珊瑚也不是虾蟹贝壳,而是奇怪的白影。

在古城四周,上空,盘旋的是一个个腐败晦暗的灰白死物人壳,飘散着长发,随水流点头就像在喘息。

然后导演肯定就一脸黑线了……这种东西让电视机前千千万万的观众看到,还了得???香蕉你个芭拉,我去年买了个表,不要玩我好不好!谁他妈叫我来拍这种晦气的鬼东西!一怒之下,整个纪录片腰斩。

而期待已久的对“考古潜水游乐园”的投资,除了央视发飙,开发商捐款潜逃,省领导几顿臭骂,地方政府其实也是再也不敢提起。


状态提示:听闻抚仙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