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崇祯十三年>第二百三十章 利力入仁(四)
钱。如此,收支相抵,多出一倍”

田骞的话被朱平槿打断了。朱平槿向田骞指出,这样仅仅只能做到不亏而已。税收征管必须付出人力物力,实物税收的征管成本远远高于货币税收,这是很大一块支出。更何况粮价并不稳定,如最近秋收开始,粮价已经迅速下跌至二两。等到秋粮全面上市,王庄的掌柜们估计粮价会短暂跌到一两五钱下方。这样一来,税收全部交了朝廷,朱平槿一分没落下,岂不亏得慌

“朝廷之税,亦可用于地方大明田土之弊,在抗税,在隐田士绅抗税依律惩处,这隐田,既然仓促间难以重新清丈,臣以为要派人分片承包监督,一人百亩至数百亩,打了谷子立即征税,有如我们王府收租一般。有摸黑偷割者枷号示众,并处罚款两倍”

“先生好办法”朱平槿抚掌笑道,好像他面前站着一排垂头丧气,肩上扛着大木枷的士绅。

“此外,必须革除税收入田的弊政田土之税得粮,工商之税得银取粮留川,取银完税何以得银粮出于田,难得而银出于工商,易得

如开征房产税。大凡府州县城城墙以内房产,以间架为准征税,一间一架即征银若干

如开征商税、市税和关税

如开征山泽之税、矿冶之税

故而税银短缺几分也不要紧。臣就不信了既有征税之权,竟然还会折了裤子”

田骞的回答有趣,朱平槿哈哈大笑起来,第一小问给了及格。其中工商税必须与农业税分离这一点,就可以给五十分

世子的大笑,明显是在鼓励。田骞的性子上来了,他越说越快

“至于官府,我们可不能由着他们性子任意索取。我们替官府征税,花了自己银子,省了官府开销,他们应该倒给我们银子才是臣以为,既然包揽,得和官府谈出一个过得去的总数,我们每年足额缴交即可。至于如何收税,那是我们之事,官府不要管。他们若要帮我们征缴,那更好”

朱平槿冷哼一声“税银短了,他们就不会管;要是税银多了,他们就会像恶狼一般扑来故而还要多为官府分些担子

李先生曾经在仁寿县搞过护城队,后来统一整编为了护庄队。谭思贵应南溪官绅之请,在县城也搞了护城队。本世子想了想,觉得在包揽之地弄个护城队也不错。既可帮着我们征税,也可让城里官府承担军费花销。如今土贼流寇肆虐,大难临头,我们练出来的护城队,总好过那些士绅临时招募的民壮吧”

朱平槿在说这番话的时候,盯着田骞的脸色看。只要田骞神色有异,或者眼神闪烁,那么这个人就只能暂时列入观察名单。

可田骞顾盼神色泰然自若。

“既然包揽一县税收,则一县之政尽入我毂矣护城队仅是个名号。臣以为,凡我蜀地百姓,均为世子之赤子一县无论大小贫富,均为我王府王业护国安民,当首先用于我蜀国”

嗯朱平槿轻轻从鼻子里发出声音,既未点头,也未颌首。在官场中,这说明领导知道了。但是我不发表意见,或者是不方便发表意见。

“至于朝廷那边,两税三饷所需甚巨,臣请世子勿忧。”田骞抱拳拱扇,脸上带着隐隐的坏笑,“只需廖公一道折子而已”

田骞对货币流向这种高级问题的解决办法简单得出奇高价向江南出售四川余粮。

按照朝廷的成规,四川的赋税应直接上缴到京师户部。田骞认为,只需四川官府以陕西、河南、湖广三条赋税进京的通道不靖为由上奏,要求四川的赋税交到南京户部,朝廷一定批准。通过高价向江南出售四川余粮,再向南京户部解交税银,那么一两银子也不用出川。

田骞做出判断的理由是什么,朱平槿当然要问清楚。这么重大的事情,岂能三言两语,随随便便

“世子可知南京户部的职守”

大明朝有南北两京,两个首都,两套中央机构。北京叫京师,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南京也有六部。北京比南京多的,就是皇帝及其秘书班子。

朱平槿是舒师傅的好学生,大明会典熟得很,南京户部职守张口便来。

“南京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征收和漕运。此外还有盐引勘合。”

“南京六部,首重户、兵两部户部管着江南税粮,几乎占了全国之半;兵部管着南京四十九卫,挂参赞机务衔,会同南京镇守太监与南京守备勋臣一起,守着我大明朝半壁江山”

田骞慷慨挥洒,扇子一挥,天下尽入扇底。

“南京六部职司之重,与我税粮转售江南何干又岂能做到一两银子不出川”田骞的答案与标答不同,且抢了朱平槿的风头,这让朱平槿很不高兴。

“世子可知否去年五月,南直隶苏、松、湖诸地暴雨成灾,大水毁堤,屋宇倾倒。斗米银三四钱

自今夏始,又数月大旱不雨,飞蝗蔽天。

两月前,苏州府米价每石银三两二钱、麦价二两二钱、油每斤八分。流丐满道,多枕籍死。民间以糟粮腐渣为珍味,或食树屑榆皮。各处设厂施粥,吃者日数千万

徽州米价更贵,其地山浮于田,故苦旱。去年五两二钱一石,今年略微下降,尤要五两一石注一”

“江南鱼米之乡,天下富庶之地,出产极丰,何至于此”朱平槿瞪眼张嘴,尤不自知。

注一数字取自明季北略志异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章 利力入仁(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