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落地一把AK47>第572章 诸葛亮献计乱孙刘 (两章合一)
喃喃道:“接下来,将是一场收复之战!”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东汉时期领地的城池大概有近二百个,而且这种数量不在不断的增加之中,随着各大诸侯或者人民军的异军突起这个数量还会持续不断的增加中。所以十几个军长出征,还是任重道远啊。

这时郭嘉问道:“擎帝还在为统一之事担忧吗?”

擎苍说道:“是的,眼下一场接着一场的战斗将是十分耗费心神的事,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牺牲。”

荀彧参与其中道:“这是历史的必然,若擎帝不去做,换作其他人来做,那结果大概会更惨烈。”

郭嘉说道:“擎帝,以战争换和平,战乱已经十多年了,是时候由我们华夏军团去终结这种战乱了,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华夏盛世!”

战争换来的和平时间,依据统治者的良政,一般都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和平的结果,这种战争明显是可以被允许的。

擎苍坚定的说道:“相信我们一定会以破雷之势,终结战乱!”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准备好明天为各大司令和军长送行!”

“是!”

这时,众人才正要退去,却见诸葛亮并不为所动,似乎有些问题要问。

所以众人又留了下来,只听诸葛亮问道:“擎帝,我有一疑问,你对于孙权要怎么处置?”

擎苍说道:“我尚未想好怎么处置此人,你可有好的处置方法?”

事隔一月,擎苍对于孙权依然没有做出任何的处罚的决定。因为他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处理这个人。

长期关着他也不是一个办法,他是否还有利用的价值,至少现在的擎苍还没有想到。

诸葛亮说道:“我听闻孙权有一弟,名为孙翊,他曾被大臣推荐为继承者,后来因为孙权的霸权,使得他不得掌权。所以两人有一些间隙存在,或许我们可以利用两人的关系做一些谋划?”

“你的意思是?”

“我猜想,这孙翊一定会甘心屈于孙权之下,我们何不放出消息称孙权已死,那孙翊一定会有所行动,直接掌位。若是等他上位之时,我们将孙权放归,那孙家恐怕直接内乱,对于我们而言,取下孙家,难度变到最小,为此,我们还可以以少量的代价取得孙家。”

郭嘉笑道:“哈哈哈,孔明果然是妙计!”

荀彧也道:“看样子孔明对于这孙家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天下之势,亦在胸中!”

很明显,他的计策引得了众人的赞同,这里的人无一不拍手称好。

诸葛亮谦虚的说道:“只是略有研究。”

擎苍一想,也确实如此,于是便说:“很好!就依你之计策而行!由你来负责这一件事如何?我华夏军团的任何兵力,你都可以调遣,看你需要多少人,但说无妨!”

诸葛亮直道:“是!我只需要十人即可!”

众人没有一丝怀疑诸葛亮的话,他说十人,那就十人给他。至于他需要哪十人,擎苍也不会去过问,只要能达成策略那就足够了。

而这时一时不语的杨小妹问说:“那孙家之势一弱,至于刘备当如何处置?”

她意有所指,她指的是不用武力的情况之下,是否可以用计策来解决并于刘备这一方的战事。

诸葛亮说道:“刘备与刘璋同姓刘,而我们所要做的是挑拨两者的关系,此时的刘璋没了曹操的威胁,底气会硬一些,若是挑拨他们的关系,那么这两人同为汉室宗亲的人可能会发生大战。”

历史因为擎苍的到来发生了改变,要知道诸葛亮以前可以辅助刘备的,现在看来,他却另投明主,若干年后,他一定会感谢现在的自己投对人了。

杨小妹问道:“若是他们其中一方得胜?那不是让他们的势力得到补充?对于我们而言,也不算好事吧?”

“不,虽然他们的势力变大,但是兵力却受到了大量的损失,空有大片势力有什么用?没有兵力作为补充,他们到最后,还是失败这一条路子。”

郭嘉又道:“孔明所言极是,我赞同。”

可以说,今天是专属于诸葛亮的场子,今天他除了分析出天下之势外,还给出了两条计策,这两条计策至少可以使华夏军团少损失十分之一的人。可以说是造福华夏军团啊。

这时,杨小妹又问:“那对于司马懿,当如何?”

诸葛亮看了一看张郃,便问张郃道:“张郃,你与司马懿同朝为官,对于此人,你有何看法?”

张郃与司马懿都是属于曹营的人,所以问他是对的。所谓知此知彼,百战百胜。

张郃说道:“司马的最大特点就是隐忍。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石破天惊,一击必杀。”

可以说这是张郃对于司马懿最高的评价了。

诸葛亮思考了一会之后,说道:“若是这样,那恐怕是难为其事。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司马懿此人的性格使然,他的性格就决定了他的策略,这种无法击怒,只能与之周旋。第二就是在曹营之中找不出第二人可以与之抗衡的,若是他直接收取曹营的胜利之果,有可能直接称王。”

那便是说,连诸葛亮也对于司马懿没有法子了。

倒不是诸葛亮不行,是司马懿此人也算是一个极强的存在,当年他与诸葛亮两人的斗智斗勇,都成为了佳话。

这里的人们,也没有去责怪诸葛亮,因为这属于客观因素,不是主观可以改变的。荀彧先说道:“这个无妨


状态提示:第572章 诸葛亮献计乱孙刘 (两章合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