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帝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见戚继光

随着这声通报,戚继光快步而入,丝毫不顾拜祭的一应规矩,径直来到张居正的灵位前噗通跪倒,抢地大呼:“恩相啊,门下沐恩来迟了啊~”说罢,更是伏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张居正对戚继光非常的器重,而戚继光也对张居正多年的扶持关照极为感激,算得上是将相相得。

这次戚继光奉旨回京,刚一进城,便听到张居正去世的消息。戚继光大惊,再顾不得旅途劳顿,赶紧前来张府拜祭。

此时灵堂内刚刚安静下来,就只有戚继光在那真情流露,不断喊出一声声“恩相”、“门下”、“小的”,把跪在灵位旁的嗣修、樊修两兄弟惊得心儿怦怦直跳。

皇上就在后面,你戚继光堂堂天下总兵第一人,竟以“恩相”称呼父亲,还自称“门下”,嗓门还这么大,如何了得。

两人连忙爬起,来到戚继光近前,一边一个将戚继光搀扶起来,连连道:“将军言重了。”“将军远来辛苦,且到一旁歇息。”

戚继光被两兄弟的举动搞得满心疑惑,却也只好由着哥俩将自己架到一旁。

灵堂内再度安静下来,众来宾还以为接下来张家要举行什么仪式,都在一旁等着观看。

这时,就听得赞礼官扯着嗓子高呼:“皇上驾到。”

紧接着,一身书生装束的万历就在冯保、张敬修的陪伴下步入灵堂。在场所有人见皇上亲临,都是大惊,纷纷拜倒在地,口呼万岁。

“平身。”

“谢皇上。”

待众人再拜起身,万历环视了一下四周,目光特地在戚继光身上稍作停留,只觉戚继光身形粗壮,相貌也颇具威严,这种威严气质他从未在朝堂之上的文武勋贵身上见到过。

而戚继光虽不敢直视万历,也已察觉皇上在留意自己,更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言语实在是大犯忌讳,心一下就提了起来。

他一生转战南北,立功无数,这还是头一回蒙皇上召见,本来很是兴奋,马不停蹄赶回京师。没想到今日竟会在这遇着皇上,还出了这样的差池,戚继光心中也是大呼命蹇。

但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马上就镇定下来,面对皇上的注视,垂首而立,仪态恭谨沉稳,不显一丝破绽。

万历暗暗点头,将目光收回,面对众人道:“元辅历事三朝,本忠诚不二之心,竭力国事,致以劳卒。今海内昇平,四夷詟服,元辅厥功至伟。元辅之功当炳史册,元辅之劳当获殊荣。”

“然。”万历话锋一转,又道:“朕自幼既受先生教诲,登极十载,更赖先生尽心启佐,朕乃得垂拱受成。师生之情重,尚无以为报,忽闻先生溘逝,朕震悼良深。谨以弟子礼致祭于先生灵前,聊表寸心。”

说罢,万历转过身来,面对张居正的灵位。一旁的司仪赶紧将线香点燃,恭谨地呈给皇上。其余众人则又跪倒在地,预备着随皇上一同祭拜。

万历接过线香,郑重地将其插在张居正的灵前,朗声道:“愿先生在天之灵,佑我大明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整了整衣冠,万历恭恭敬敬地对着张居正的灵位行了三个揖礼。

万历这一番言行,明确向世人昭告了张居正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就是要以这种方式来确保张居正的身后令名再无法被撼动。

张家三兄弟早已感动得痛哭流涕,只一个劲地朝皇上叩头谢恩。而今日前来致祭的官员,也全是张居正一派的中坚力量。张居正的亡故,使得这些人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今见皇上不仅破例亲来祭奠,还对元辅他老人家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众人都是备受鼓舞。

在来的路上,万历就已想好了这套说辞,本来他还准备就此号召众人再接再厉,将张居正的改革事业进行到底。

但他随即就意识到,张居正所推行的改革思路,并不是自己所看好的,而张居正所提拔起来的官员,也有许多人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己的想法无非是借壳上市,该淘汰的始终还是要汰除。把话说得太过,今后反倒不好办。

而且自己今日的这番作为,事后难免会遭到某些人的攻讦,过度发挥只怕就要授人以柄了,还是谨守住自己的基本目标为上策。

祭拜完毕,万历便不再逗留,领着冯保离开灵堂回到后院书房,张家三兄弟也紧随着跟了过来。

万历对三人道:“去把戚继光唤来。”

兄弟三人只道皇上对戚继光于父亲灵前的表现有所介怀,心中都很是不安。老三樊修赶忙来到前院,将戚继光传了过来。

戚继光一进屋,马上向万历叩拜行礼,口称:“臣蓟镇总兵戚继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笑道:“戚卿何日到的京师啊?”

“启禀皇上,微臣今日刚刚抵达京师。”

“嗯,戚卿奔波千里,难免劳乏,且歇息几日,过几日朕自会召你进宫。”

“谢皇上,微臣感激不尽。”戚继光本还颇有些紧张,但见皇上态度和蔼,言语中竟带有关爱之意,心情一下放松许多。

他哪知道自己是万历在穿越前最了解的明代历史人物。对于他与张居正的密切关系,万历早就心中有数。而且万历也从穿越到大明后的亲身经历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这个时代要成就一番功业是多么的不易。

如果戚继光只是一名在战场之上骁勇善战的良将,万历根本不会这么看重他。如今的大明军伍尚保存着最后的一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见戚继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