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恐怖悬疑>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302.驱虎吞狼的无奈
路转,最终在很多意外事件的促成下,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南宋不得不走上了联蒙灭金的道路。从过程来看,南宋『政府』并非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最后走上“联蒙灭金”的道路更多的是一种“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无奈。

早在南宋初期,宋朝便开始有人开始注意到蒙古这支力量的存在,并试图借助蒙古与金国的矛盾为对金外交服务。

南宋初年的着名文学家洪皓便是第一个注意到蒙古的南宋官员,他曾经在宋高宗建炎三年出使金国时被扣留,在被羁押期间,他了解到很多关于金国的情况,并设法托人将他的书信送到宋廷。其中在绍兴十二年,洪皓就在书信中提到了金国“彼方困于蒙兀”,但此时宋廷已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无意于北伐收复故土的大业,此事便被搁置下来。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海陵王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发动“正隆南伐”的时候,为了减轻自己的军事压力,刘锜、吴璘便传檄蒙古、契丹诸部共同攻金。但此时蒙古诸部尚未统一,不足以成为一支可以凭借的力量,再加上金国、西夏的阻隔,南宋方面也一直未能与蒙古取得直接联系。

到了12世纪末,蒙古诸部开始逐步统一,对金的威胁日益严重。但此时部分南宋官员却开始有些担忧,并且已经有人认识到南宋的大敌必然会是蒙古。

到了13世纪初的时候,蒙古诸部逐步完成统一,已经达到了与金国分庭抗礼的程度。正好南宋方面当政的韩侂胄亦欲通过北伐缓解内部矛盾,便趁机发动了开禧北伐。

从之前南宋主战派的言论来看,蒙古已经成为他们非常重视的一支力量,至少可以在北方牵制金军相当的兵力。但随着开禧北伐的失败以及“嘉定和议”的签署,南宋再次终止了联系蒙古的尝试。应该说,之前宋与蒙古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往,蒙古虽然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还不具备决定历史局势走向的实力。如果接下来几年金国应对得当的话,东亚地区将依旧维持宋金两国之间主导的平衡。但可惜的是,金国却犯下一连串的错误,最终使蒙古坐大,成为一支新兴的主导力量。

后来南宋和蒙古之间也若即若离了很多年,直到最后确定金确实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之后,南宋才和蒙古真正联合,彻底剿灭金朝。

端平元年正月,宋蒙联军攻破了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城,金哀宗完颜守绪匆忙传位后自缢身亡,金末帝完颜承麟亦在『乱』军中被杀死,金国灭亡。由于宋军表现突出,最后分得了大部分战利品,其中就包括完颜守绪的尸体。

在灭亡金国的过程中,南宋收复了寿、泗、宿、毫四州及涟水一军,加上消灭李全所得之海州,共五州、一军、二十县之地,两淮全境收复。京西又得唐、邓、息三州十一县,京东得邳州二县。从这一点来看,南宋在“联蒙灭金”这一事件中还可以算是受益者。当年四月孟珙归来,受到英雄般的礼遇。之后,宋廷以完颜守绪的尸体在临安祭祖,并以俘获的金国宰相张天纲等人行献俘礼,以报靖康之耻。

虽然一个完颜守绪并不能真正的低效靖康之耻,但不管怎么说,靖康之耻终于得以洗雪,南宋朝野被压抑了百余年的精神总算为之一振。

南宋联蒙抗金,和北宋联金抗辽如出一辙,不是南宋的执政者傻,而是他们也没办法,当时的蒙古太强大了,就和如今的金一样,几乎是一股无法抵挡的力量,南宋的国力比之北宋未见得就能强到哪去,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不帮忙,蒙古也照样能把金收拾掉,无非是多费些力气罢了。而帮忙之后呢,或多或少还能得到一些好处,总算是聊胜于无。当然了,南宋最后也灭亡了,蒙古建立了元朝。最后元朝也灭亡了,大明建立。

在漫长的历史上,一个朝代,也不过是一躲浪花而已,所以太远的事情,曹岩没工夫去考虑,也不可能想那么远。他其实已经有能力离开这个世界了,只是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他当然不愿意就这样离开。梁山已经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他想要看看自己的梁山能走多远。到最后如果真的失败了,也不会留有遗憾。鹿鼎记的世界,他已经完全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回去了,因为他这几年好几次通过手镯想要联系在鹿鼎记那个时空留下的坐标,可结果呢,每一次发出信号都是石沉大海,完全没有任何回应。

原本想要在鹿鼎记世界过一过争霸的瘾,现在看来是没戏了,所以他把这个想法留在了水浒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他现在开始逐渐拿出自己之前准备的各种武器的原因,很简单,他既然弄到这些武器了,自然是要使用的,不能用在鹿鼎记的世界,那就只能用在水浒的世界了。只可惜鹿鼎记世界的软妹子了,估计是再也见不着了。

不过没关系,水浒传也有软妹子啊。

正宫三娘,就是妥妥的软妹子,当然了,只有在他面前她才是软妹子,在其他人面前,她还是那个雷厉风行英姿飒爽的三娘。而另一个人,那就是妥妥的软妹子,花荣的妹妹花小妹,大名花莺,已经在半年前寄给了曹岩,成了贵妃,这个妹子从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表现的就很软,当然不是她实力不行,或许是遗传基因的问题,花莺的箭术也相当高明,固然比不上花荣,但也远超一般的将领,说她软,只是因为她的『性』格相对柔软


状态提示:302.驱虎吞狼的无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