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皇帝培养手册>第1127 孙乾西行记12

这一次,任嘏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便妄作评断,就是他的不对了。

方才,那个路人乙提到的被杨沛抓捕起来,不但在自己任上随意更改金珏颁布的新政,而且,还在他自己的任上贪赃枉法、骄奢yin欲那股劲头,一点都不比袁术差。而且,此人也同样是蜀中目前唯一一个在大汉天下有名的大儒任安的众多弟子其中一个。

前文提到过,当初,王商为了对抗突然率军攻入益州的金珏,他诚邀已经退居到锦竹,在山中教授儒生的任安再次出山。

以往,任安不但曾经担任过前任蜀郡太守的功曹和益州牧刘焉的治中从事,不过,这两个在益州都非常显赫的官职,他并没有当多长时间,便返回了老家锦竹。

任安早就隐居了,再加上他那个时候既讨厌王商这个顶着儒学大家帽子的世家子弟在乡里鱼肉百姓,又讨厌刘璋放纵东州兵欺凌蜀中百姓,故此,他并没有及时站出来。

任安的态度代表了当时蜀中很大一批儒生,尤其是寒士们对待金珏进军益州的态度,哪怕之后,金珏拿起屠刀在益州大肆劫掠三蜀境内的地方世家或者大中商人家中的财物和田地,而且,还杀了不少敢于反抗金珏军的世家人。

一般而言,大中商人虽然惜财吝啬,但是,他们更加惜命,因此,在金珏派出的手下执行撒豆成兵分计划的时候,除了极个别舍不得让出自己全部田产给金珏军的吝啬鬼之外,三蜀境内的大中商人并未被杀多少,相反,真正被杀得多的就是东汉末年那些据地当土皇帝的地方世家。

这些地方世家目光短浅,不肯放弃自家的土地,而且,他们手中有修建的较为坚固的庄园,其中自然就有不少强壮且经过训练的家丁,因此,这些地方世家就成了金珏军重点清理的对象。

而这些地方世家当中,真正拜任安为师的人,其实并不多。

任安,字定祖,益州绵竹人。东汉时期蜀郡学者、教育家,年少时,从著名蜀中学者、享誉天下的名儒新都杨厚求学。因为勤奋努力,学业非常优秀。为了进一步深造,到京师洛阳入太学,向五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诗》、《书》、《礼》、《易》。

由此,任安借着杨厚学生,和太学生的身份,在天下扬名。太学结业后,任安返回绵竹。曾先后应蜀郡太守邀请为功曹,受益州刺史征召作治中。不久,弃官还乡,隐居绵竹教授生徒。

因为益州牧刘焉的关系,任安的师兄弟,杨厚的三大弟子之一的董扶,成了当时蜀中诸多世家子弟争相参拜的老师。

董扶,字茂安,也是广汉绵竹人。东汉文学家、占卜家。少游太学,与乡人任安齐名,俱以同郡杨厚为师。

而最初说益州有天子气,劝说刘焉出任益州刺史的那个人,正是这个董扶。

那之后,刘焉便趁着天下三大州——凉州、益州和并州刺史相继死于地方叛乱之际,听从董扶的建议,向汉灵帝进言,由德高望重者出任州牧,替天子镇守地方。

因此,天下出现变乱的州设立州牧一职的始作俑者,并不是后世有些人认为的那个乱了大汉四百年基业的罪责怪到刘焉的身上,殊不知,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董扶。

要知道,在董扶未向刘焉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刘焉原本是打算到交趾刺史部避祸的。

而杨厚的另外一位高徒,名叫周舒,字叔布,巴西阆中人。

同为汉末益州名儒的周舒,家富多奴,故此,他在家只是一心钻研学问,并教导自己的儿子,并未像他的两个师兄弟那样在益州广收门体,也因此,周舒在天下甚至是在益州的名声都远不及任安和董扶。

与周舒儿子周群同辈,且更加出兵的蜀郡张氏家族的旁支之地张裕,虽然历史上并未记录他师从于何人,但是,从张裕和周群所学的学问来看,他的老师最有可能的就是董扶。

由此,可知,杨厚和他三个高徒与东汉末年绝大部分儒生专心治经学不同,他们把钻研儒学的方向居然放在了谶纬之学,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八卦叔叔之类的学术上。

说得再直白一点,杨厚、三大弟子,以及三大弟子之后教出来的弟子,全都是三国时期的会算命的神棍,当然,有的人算得狠准,有的人算得就不是太准。而后来,成功劝说刘禅放弃抵抗,直接投降于魏国的谯周就是蜀中这个学派当中的集大成者,也是最后一个闻名于世的儒者。

不过,谯周的这个成名与前辈比起来,实在是不足挂齿,让后人都对他非常鄙夷。

因为在此三人当中,董扶相对最热衷于功名,而且,他与荆州牧刘焉的关系也最亲密。

在三人中,董扶最年长,现在还活着,不过,已经近八十岁的老翁,再加上他与刘焉一家人的密切关系,故此,金珏成为新一代益州的掌权者之后,也只是派人给对方送去一些山茶而已,并未去主动招惹这位老人家,万一一个不好,逼得这位老人家一命归西,金珏可承受不起蜀中所有儒生的吐沫。

相反,年纪最小的周舒却是最早病故的,周舒的儿子周群早在阆中县之战中,就已经主动投靠于金珏军,故此,他也是现如今,杨厚学派当中,唯一一个在金珏麾下效力之人。

至今,张裕都没有主动向金珏输诚,据密探探查所知,此人在金珏军合围成都城之前,就已经携带者家眷,到锦竹去投奔师叔任安去了。。

蜀郡


状态提示:第1127 孙乾西行记1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