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时代的灵魂>第2章 葫芦兄弟
“它们会发声会叫就是它们的语言了,人类的语言多复杂,你看你学了多少拼音,还要学多少的字。中国字就有好几万个,发音也很多不同。动物的叫声就只有几种类型,它们无法像人类一样组织发出语言的音节和音调。”

“哦。那好吧。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是我们养鸡养鸭,养猪养牛,而不是猪牛羊鸡鸭来养我们的原因吧,我们比动物更高级,动物比植物更高级。”

由于喜欢思考,喜欢读书,喜欢说话,喜欢提问,宁声涛很快就在一堆6到11岁的小学生孩子们中间崭露头角,成为孩子王。其他孩子总是围着他转,因为他能想出很多别人想不出的玩耍方式,带给大家全新的体验和快乐。

在农科院子弟校出现生源危机而停办之后,所有的孩子都必须乘坐院里的大客车去城里小学读书。为什么办了几十年的子弟校会出现生源危机呢?计划生育政策越来越严格,有着不错的工作和单位的人们除了极少数,谁也不敢多生孩子,以免丢掉饭碗失去工作。

可是,农科院这种特殊的单位需要大量的农业研究用地,因此单位位于城市郊区,单位周边都是真正的农村。于是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工人们一般都是一个孩子,周边的农村却往往都是两到三个孩子。

最初,宁声涛因为没有弟弟妹妹没有哥哥姐姐,还被告知如果不是自己的哥哥夭折了,自己就得不到出生的机会,心中感到很不理解,甚至很气愤。直到三十多年以后,他才明白了这个浅显的道理,也明白了动物世界中为什么食肉动物的数量永远少于食草动物。

虽然绝大多数孩子都围着宁声涛转,以他为孩子之王,但也有少数孩子不喜欢和宁声涛一起玩,甚至总是和他唱反调。宁声涛那个时候完全没学过政治,不懂得阶级和阶层的知识。也是直到二十多年以后,他才明白了自己小学时候为什么会无法团结所有的孩子的原因。

以杨军、李波、周东为首的一群孩子总是与宁声涛、周涛、郑宇、张胜、邓友华这群孩子相互敌对,相互攻击,玩不到一处,一起玩的时候总是要以打架结束。

农科院本身就是一群知识分子和另一群招收的普通工人为主要人群的一家科研机构。杨军、李波和周东等**个孩子的父母主要都是院里的工人。不但父母学历不是很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很一般,因为他们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就很不真诚。宁声涛和邓友华等十三四个孩子的父母主要都是院里的科研人员或管理人员。

当动画片《葫芦兄弟》在黑白电视都没有普及的时代热播的时候,更多的孩子还是通过小人书和一些玩具认识到葫芦兄弟的。

让宁声涛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是,以他为首的一群男女孩子喜欢穿蓝色衣服,以葫芦兄弟中的六娃隐身娃为自己的膜拜对象。很快的,就出现了以杨军为首的一群男女孩子喜欢穿黄色衣服,以葫芦兄弟中的三娃金刚娃为自己的膜拜对象。两帮孩子人数虽然不同,但宁声涛的“隐身帮”男女数量差不多,而杨军为首的“金刚帮”男多女少。于是,两帮到是每次打架都基本上势均力敌。女孩子除了少数一两个,更多的都是在一旁做啦啦队。

长大以后的宁声涛看到篮球比赛上的啦啦队的时候,总是禁不住想起十几年前两帮孩子打群架或者玩打架攻城游戏时站在一边的小女孩啦啦队的景象。经不住又是一场感伤。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2章 葫芦兄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