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时代的灵魂>第216章 男人初长成(上)
第四项纪录:宁声涛组合曾经大约有22次还在门口就被对手戴帽的纪录,还在门口也就是要么争了一次3,被对手打败之后就再也没有当过庄,要么一开始连3还没有争到就一直陪着对方戴帽。

宁声涛是一个喜欢用数据说话的人,他不但对很多别人在意的东西进行记录,而且对别人不在意的东西进行记录。他希望等到老年的时候,看着自己的这些“记录本”就相当于重温了自己的一生。

不但用过的所有香皂品牌他记录,其他的抽过的香烟牌子、洗发水牌子、吃过的水果种类他都有自己的记录。

宁声涛曾经做过的一本记录,恐怕全天下都很难找到另一本。

这本记录就是宁声涛在秋夕中学复读高四的时候的生活费记录本。他不但把每一笔费用都记的非常清楚,而且为了控制自己的费用,他还引进了“汇率制”。也就是一个月算下来,自己每天的生活费不能高于当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827。

假如每个月一开始因为买电话卡和买学校饭票一下子就用了57元,那么这第一天的汇率就是1美元兑57元人民币。如果第二天没有大的支出,只有小支出3分,其他的要么是用昨天的饭票或者用了昨天的电话卡消费,那么第二天截止就是60元的消费,这一天的汇率就是1美元兑30元人民币。直到月底,宁声涛总能把这个汇率控制在61至65之间。这个汇率是他希望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不过现实中美元兑人民币破7那是2008年以后的事情了。

宁声涛执着于统计,执着于控制,每个月基本花销都没有超过200元,父母给的320元他总能存上一大部分。

他的同学当中,不仅仅有当地周边农村乡镇的农村孩子,而且有一些来自城里的孩子,还有一些家长慕名而将调皮的或者家长没有时间陪伴的孩子送到当时号称“学生集中营”的秋夕中学来,因此,农村孩子大约的比重是85%,城市孩子的比重大致有15%。

当时城里孩子家长一般都给孩子250-500元/月的生活费,农村孩子的家长则一般是150-400元/月的生活费。光从这个范围来看,也许还看不出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差异。

据宁声涛细致的观察,城里孩子基本最低的是二百五十元,不过这是少数,多数都在四百元以上。三百元范围的比较少,五百元以上的简直是个别。农村孩子150-240元的可能就占了60%,三百元以上的都是比较少见的,四百元那种基本都是条件不错,而且要么是准备招空飞的,要么就是体训生,为了保证身体营养才给这个标准的生活费。

宁声涛的生活费属于中等偏上,在城市孩子里也算中等了。这个数字是考虑到每天六元的基本生活,也就是吃饭的费用和他喜欢买书的四十元,加上电话卡、车费、洗衣费等其他杂费的总消费预算。尤其是父母为了让宁声涛能够更好的融入其他孩子的群体,还专门在二百八十元计划生活费之外加了四十元的“交际费”!就是让办招待搞好同学室友的关系。父母也算对第一次离家的宁声涛用心良苦了。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216章 男人初长成(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