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凤舞隋末>第四百八四章 各个击破

时间上,此时距离黄小刚在沛县与宇文兄弟的见面已经过去了足足两日,而指示曹豹见机行事,攻伐隋军后队的军令送过来也不过才半天时间。

也就是说,今早王三江等人把虞老二和蔡五领回来的时候,曹豹倒也还没想过如何对付隋军的船队。

直到了中午时分,沛县方面的加急军令到达之后,曹豹也才依了军令的指示动起了脑筋,结果思来想去最终也就从当初在芦山时,从黄娜教授的“新编三十六计”汲取了营养,想起了当时拿来作为范例讲解的“反间计之蒋干盗书”。

须得知道,这将反间计和蒋干盗书联系在一起,可是在明朝以后的事情,因为小说是明初的罗贯中所写,在此之前陈寿的《三国志》中正文部分都找不到这个名字,只有在《周瑜传》的注解部分才能找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而历史上的蒋干并不像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写的那样愚蠢无知,被周瑜像小丑一样玩弄于鼓掌之间。他虽然没有诸葛、司马那样的治世大才,也没有庞统、郭嘉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出众能力,但也算得上是一时名士,只是他的名气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被埋没,不为人所知罢了。

至于说曹操中计错杀了蔡瑁和张允更是子虚乌有之事,在正史中根本找不到任何依据,蔡瑁建安十三年(208年)仕入曹操麾下,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为汉阳亭侯,至于张允来历更是牛叉,他本是荆州牧刘表的外甥,先后侍奉刘表、曹操。其母刘氏,是刘表的姊妹,故允应与蔡瑁有姻亲之谊,后曹操军至新野,张允亦随州而降,之后史书没有关于张允的记载,但肯定不会是因为什么“蒋干盗书”而被曹操误杀。

所以,也就等于说是只有黄娜手下的这批听过“新编三十六计”和“新编孙子兵法”的“天子门生”才知道这什么“蒋干盗书”的典故,进而才会有如今曹豹融会贯通后自行推导出的新计谋“曹豹送书”。

实际上,经过这几日的侦查,曹豹也算是大致对停驻在龙马湖和埝头湖的两股隋军有了一些了解。这两股隋军本为一部,为司马德戡手下的副将李覆和令狐行达率领,其中驻扎在埝头湖中的近三百余艏船只全是内河战船,领军之人名叫孙恭,官职为水师校尉,所属为江都水师,是一支正儿八经的隋朝水军部队。

而龙马湖所驻的则是李覆和令狐行达奉命押送的漕船和趸船,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的民船,船上不断混居着百姓兵卒,装满了粮秣等物,还装载了大量从江都宫城和显福宫中搬来的财物。

至于说为什么这一部隋军会停驻在埝头湖和龙马湖中不走,还把船队分为军、民两处,在拿下虞老二和蔡五之前仅靠探查自然是难以查明缘由,后来听了蔡五的说辞也才知道军中暗有不合李覆和令狐行达暗地里属于司马德戡的人,而那江都水师出身的孙恭隐隐也有自立的想法,因此对宇文化及还是司马德戡都不怎么买账。

至于说这伙人又是分驻两地,又是停滞不去,显然是各自心中都有着小算盘。

而曹豹在得到了黄小刚发来的军令之后,自然是第一时间考虑过了正面硬抗的选项,但发现单是孙恭的水师就有三百多条战船和四千人马,双方要真要拉开架势开片的话,天凤水军这边虽然也有五千人,可船却不足二百条,所以双方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而李覆和令狐行达所领的民船队伍虽然有大小漕船、趸船过千条,百姓和兵卒也有两万多人,可这些人既不是水军,船也不是战船,反倒是个软柿子正好捏拿,于是如何各个击破也就成了优先的战术考量。

那么,想要各个击破,用计也就成了首要的选择,而曹豹让两个老府兵送出的究竟是什么书呢?

其实就是一封伪装成回信的书信,而收信人正是李覆,在信中用十分隐晦的言辞表示了三个要点一个是天凤军的招降条件十分苛刻,就算李覆领着全军投靠这边能给的军职也不过是营长;另一个是令狐行达是亲自动手弄死杨广的人,所以天凤军这边希望留下活口,只要李覆能把令狐行达给活绑了,有什么要求都好说;至于最后一个,便是船队的处置问题,粮草、兵备这些肯定是如数上交,但钱财和金银珠宝可以跟李覆分成,初步的意向是三七开。

由于这封书信采用的是回信的形式,让明眼人不难从内容中猜出这封书信所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可不就是李覆想要叛变,并且带兵投降天凤军。而其中的关键痛点自然是“活捉令狐”这一条,相信只要这封信到了令狐行达的手中,正常情况下至少有一半的把握造成两人当即翻脸。

不过,一个计谋的成功与否,“设计”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其余的三分之二要看如何“行计”,这就得看虞老二和蔡五能不能把这封书信巧妙而不留做作痕迹的送到令狐行达的手上了。

但说这虞老二和蔡五跟着王三江出了帅帐之后,便也出发往龙马湖行去,二人之前得的五贯赏钱也不带走,只是托了王三江若是二人出了意外,只管将钱送往盱眙家中也就是了,反正到了这个时候对天凤军的名声他们是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啊!

待得周周转转顺着隐秘水道转回龙马湖后,二人便也再次绑好浮木,带着装有迷信的竹筒悄悄又潜会了船营。

待得上了船后,蔡五却是眼珠儿一转,一把拉住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四章 各个击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