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向萧解忧行礼后道:“启禀公主,二公主差了人过来,说要约公主明日晌午去得意楼吃鱼。”

得意楼是上京内有名的馆子,大厨做的鲈鱼在上京内是一绝,生意极为火爆,要提前预定才能吃到。

二公主萧离忧比萧解忧大五岁,五年前嫁给齐首辅的长孙齐煜。

不知道是二公主的意愿,还是齐家太过强势,萧离忧下降后并没有建公主府,而是跟着驸马住在齐府。

二公主一直没有孩子。福王登基后,二公主便与驸马和离,独自搬到道观里去修行。萧解忧去和亲前,二公主遣人来给她送了几匣子金银珠宝。

前世萧解忧与二公主萧离忧、三公主萧忘忧的关系都很好。尤其是三公主,与她年纪相当,两个人来往得更频繁一些。

至于萧离忧嘛,原本萧解忧与她也是很亲密的。可是,就在上次萧离忧约了她去冲虚观,被她意外撞见令两人都很尴尬的一幕之后,她就渐渐与萧离忧疏远了。

前世的这个时候,她没有因为高热昏迷,萧离忧也没有再主动约过她。

“你去给来人回话,就说我会去的。”萧解忧回道。

千玄应声退出,百蕴就开始张罗传午膳。

十灵笑着说:“殿下您在昏迷期间,二公主打发人过来好几次,还送来了不少名贵的药材。”

萧解忧昏迷了三天,除了宫里之外,就只有二公主和三公主派人来过。三公主还亲自过来了一趟,然后眼圈红红地离开了。

这很正常。萧解忧是元嘉帝宠爱的公主,可是,她同样也是前太子的遗孤,她的敏感身份注定让她无法影响元嘉帝在朝堂上的任何决策,所以也不会有人主动依附到她的名下,靠她举荐。其他的大小官员也不会多此一举地来奉承她。原本作为穆国公的世子夫人,她还有点政治价值,可惜这唯一堪称光环的身份也被她自己作没了。

无论在宫里还是宫外,她都没有任何交好的朋友,一个都没有。最亲近的人,除了两个公主之外,恐怕就只有那几个与她和离的前驸马们了……想想还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呢。

萧解忧决定以后要多多地出去交际,不能像前世那样躲在宅子里自得其乐。圈子太闭塞了没什么好处,想听到点有用的八卦都没可能。

----

第二天一早,萧解忧便去了东宫。

王保的办事效率极高,昨天晚上他就差人来告诉她,说今天就可以让她进东宫。

那替王保来传话的小太监还偷偷地告诉百蕴:“王公公说了,东宫内的旧物都是属于公主的,公主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不用再向皇后禀报。”

这可正合了萧解忧的心意。

东宫在紫禁城崇政殿东侧,原名叫清宁宫,是历朝太子的居所,故名“东宫”。

进了宫门后,便是太子理事的文华殿,与乾清宫的黄色琉璃瓦不同,因“东方属木,色为绿,意为生长”,东宫的宫殿屋顶覆盖的都是绿色琉璃瓦。

昭华太子和林侧妃去世之后不久,萧解忧便搬离了东宫。先帝那时已经久病不起,没有精力照看她,萧解忧就一直由宫人们照顾着。

踏入东宫,一股久违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这种气息更多像是无人居住的空旷和寂寞。同是内宫,其他有主子的宫殿都是热热闹闹的,唯独东宫日复一日地沉默着,冷清而又荒芜。

负责值守东宫的太监宫女们早早地守在门口,战战兢兢地跪在青石地板上,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萧解忧只淡淡地扫了一眼,就看出来,这些都是新来的宫人。

大周没有殉葬的习俗,当然,那些在主子死后主动追随的除外。除了林侧妃外,有记载的为昭华太子殉葬的还有有几十人之多,当时还引起了一些言官的弹劾。

萧解忧望着东宫的一草一木,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两辈子加起来,这是她第一次离开东宫后再回来。

她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看着这些曾经熟悉的一切,却只能在回忆中找寻父母慈爱的面孔,她不觉得自己能够承受住这种痛苦。


状态提示:9.仆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