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在已然知会过了相关主事大臣的前提下,龙隐天便下了两道圣旨,也算是给朝堂上的大臣们一个小小的信号。
其一,是钦点永瑢奉旨下江南负责赈灾一事,并且特别指派吏部侍郎刘墉随行,务必要将今年的赈灾事宜办好。
其二,是指派和亲王弘昼为今年科举的主考官,内阁大学士纪昀、户部尚书董邦达为副考官,并且特准八阿哥永璇也参与此事,不过是以观察和学习为主,不得私自干预科举事宜。
这两道旨意一出,朝中的官员们就都各打起了心中的算盘,有的是忧心赈灾的问题,有的是盘算着科举的事宜,但更多的则是对皇上心意的揣摩和猜测。
很明显,这是皇上让两位阿哥开始参与朝政的一个信号,也算是为他们步入朝廷铺路,如无意外,等这两件事儿结束之后,皇上应该就会安排实差给两位阿哥了。
不过,六阿哥就快到了该开衙建府的年纪,也是该准备准备领实差了没错,可这八阿哥才多大啊,现在就准备是不是有点为时尚早,难道说皇上还有别的心思在里面?
只有五阿哥永琪在听说了此番消息之后,心中暗恨不已,毕竟他的额娘新丧,按照规矩他是需要守孝三月以表孝心的,自然而然的就错过了这次机会。
而且他也认为,若不是因为要守孝,这两件事儿肯定会有一件是派给他的,因为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到了开衙建府的年纪,与永瑢和永璇相比,他应该会更早的领实差才对。
不过眼下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怪自己时运不济,但另一方面,他还是对于抢了自己机会的永瑢和永璇多了些记恨。
至于永瑢,他在接到圣旨的时候内心里是非常开心的,他之前不是没有听到类似的风声,但平心而论他是不大相信的。
因为以前皇阿玛总是说他的性子不够沉稳、做事不够全面细致,而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的缺点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而赈灾可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儿,稍有疏忽说不定就会酿成大错。
但如今亲眼看到圣旨,永瑢这才彻底的相信了,而且在欣喜不已的同时,他对皇阿玛的看法又有所改变。
他原以为皇阿玛是不会这么早给他机会的,至少也要等到他有所长进之后才会给他表现的机会,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皇阿玛不但给了他机会,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如此大的机会,这分明就是对他全然的信任。
为了不辜负皇阿玛的信任,永瑢暗暗发誓,此次前去江南,一定要把赈灾一事办好,并且凡事都向同行的刘大人多多讨教学习,绝对不让皇阿玛失望。
另一边,永璇则在接到圣旨的时候感到了些许意外,他没想到皇阿玛居然会让和亲王来主持今年的科举,这绝对有悖于以往科举考试的惯例,虽然他并不想过分的猜测,可他还是隐隐感觉,皇阿玛会如此安排,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
这种想法一在脑中生出,就怎么也挥之不去,考虑了一个上午,永璇终于还是决定亲自去和亲王府一趟,就算他没有办法完全将此事弄明白,至少也能从和亲王的口中知道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信息,这就足够了。
永璇刚出宫门没多久,龙隐天就收到了消息,毕竟这几位阿哥可都是粘杆处重点保护的对象之一,一举一动自然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线。
虽然粘杆处的人也会根据轻重缓急来整理消息,但是对于皇上特别交代下来的事情,他们都会将原始情报直接呈报上去,效率是非常高的。
虽然龙隐天早就猜出永璇在知道旨意之后会去找弘昼,但他没想到永璇居然会如此的雷厉风行,下午就直接跑到和亲王府去了。
不过这样也好,拖泥带水可不是龙隐天喜欢的性格,他一向都认为凡事既然决定了就干脆放手去做,犹豫拖拉常常会错过机会,由此看来永璇的一部分性格还是很合他心意的。
而且根据无二的汇报,永璇昨天是在纪昀那里用完了晚膳才回宫的,两人从始至终都相谈甚欢,纪昀虽然没有明确的答应永璇任何事情,但言语间已经表现出了在此次科举一事上会相助的意思,可谓是宾主皆欢。
能够这么快就摆平了纪晓岚,龙隐天对于永璇办事的手段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这回把科举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永璇去协调,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再者,他也的确是有心让永璇来表现一番,所以若非万不得已,科举之事他是完全不打算亲自干涉了。
三日之后,永瑢就和刘墉一道动身去南方了,虽然他们行事低调、丝毫没有铺张,但永瑢仍旧是监察御史的身份,地方官员肯定是不敢怠慢的。
不过在走之前,龙隐天还是照例勉励了永瑢几句,希望他能够借此机会表现一番;同时还找机会和刘墉密谈了大半个时辰,最后留了一道密旨给刘墉,这道密旨才是龙隐天最为重要的目的所在。
亲自将永瑢一行人送出了城门,永璇略微叹了口气,虽然他是有那么一点担心永瑢,但更多的则是对往后越来越多的繁琐事务而头疼。
其实这科举的日子早就由弘昼定下并且呈报给了皇上,试题也都是由纪晓岚负责牵头拟定,虽然看上去主要的两件事好像都办好了,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这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随着各地的考生陆续进京,如何安排考生、如何摸清各地考生的情况、如何杜绝营私舞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