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异墓录>第二十二章 龙门镇饭馆
怎么做?”耿义说。

踱了几步后,判官说:“我分析,这几个南方人不可能明目张胆去挖老坟。白天他们应该不会有动作。那么,咱们至少在时间上有优势。这样吧,咱们过会就去找‘土龙’的入口。”

几人点头说行。

耿义问安丽娜:“嫂子,先前说的那个‘义道’有什么特征吗。咱们得了解清楚,免得闯进去出不来。”

“有。”安丽娜回答,“‘义道’一般都设在墓葬入口处。风水先生帮墓主人选阴宅时讲究‘真龙相’的‘真’字。什么叫‘真龙’?就是墓葬所在区域的地形得像龙;比如,山岭、土丘、石头岗子,这些都是‘真龙相’的基本特征;但这也仅仅符合龙的身体特征的要求;除了龙身之外,龙爪、龙尾,以及龙首的眼、耳、口、鼻都得有个模样;如,龙首所在位置的山石、树木、洞窟、水洼,都可以组成龙的五官。据‘寻龙术’记载,墓葬周围的地形越像龙,墓主人的地位就越高;有些帝王将相的墓葬,龙脉特征甚至细化到了龙鳍、龙舌、龙须。眼下,‘土龙’老坟尽管‘真龙相’有些模糊,但不代表建墓之初就是这样,或许,随着地质结构的变化,‘真龙相’的特征已经改变了。我推测,‘土龙’龙首位置很有可能存在入口,同样,也有可能存有‘义道’。想要辨别真正的入口或‘义道’,得先找到构成龙的五官的结构;比如,两个间距分布的小石窟能构成龙眼;龙眼附近一些特殊结构组成了龙的耳朵与口鼻。只要找出龙口位置,就能比对出真假墓道。按‘寻龙术’里说的,龙首的眼、耳、口、鼻只有一个地方是真入口,其余的全是‘义道’。不过,通常情况下建墓者会选择龙口来作为墓穴的真正入口。”

关于“义道”的特征以及“义道”与真正入口的区别,安丽娜自以为讲得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可是,在不谙观星摘斗寻龙定穴之术的耿义听来,犹如在看一本天书,他非但没听懂,反而越听越糊涂。他挠了挠头,说:“我的个娘,这么复杂。看来,这辈子我是整不明白了。得,寻找入口的总指挥就由嫂子你来担任。我们呢,听从你的指挥。”

说干就干,几人带上工具,耿义拎着几只鸡,骑自行车赶往伊河岸边。

伊河,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流经嵩县、伊川,穿伊阙入洛阳,东北至偃师注入洛水,全长368公里。位于龙门镇附近的伊河,两岸常凿有洞窟,窟内建有雕像,隔河望去蔚为壮观。今天,四个人要去的地方也有石窟,不过,是废弃不用的。那里岩壁陡峭,废石窟被茂密的植物覆盖,若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复杂的环境给四人寻找“土龙”入口增加了难度。

到了河边,安丽娜仔细看过地形,指着悬崖上的某处说,那里应该就是‘寻龙术’里描述的龙首位置。三人原本以为找上老半天还不一定找得着龙首,现在,听安丽娜说已经发现了龙首位置,自然很高兴,个个摩拳擦掌开始干起活来。

安丽娜喊耿义带上笔纸骑车去河对面作记录,她自己留在悬崖上做接应。这时,判官和倪三系着尼龙绳沿着峭壁边往下荡,边用棍子拨开茂密的藤蔓寻找入口,片刻,一个相当隐蔽的洞窟被倪三发现了。那是一个一米多见方的石窟,里头黑黢黢的看不究竟。倪三想了想,冲七八米开外的判官喊:“兄弟,我找到个石窟,我先进去看看。”

判官叮嘱他小心,倪三应了声,扯住附近的一条藤蔓,一使劲,荡到了洞窟边沿,再手脚并用三下两下钻了进去。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龙门镇饭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