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万界,都是我的>第52章 这一切都将改变

抚宁人突然听说一个爆炸消息,余歌要离开了。

整个抚宁沸腾了,而顺王统领下和南明统领下的百姓听说,他们的首领也将全部换成余歌,也都沸腾了。

不过,抚宁人是哭了几天几夜,犹如失去了珍宝。他们举行了各种集会抗议、挽留,却也无可奈何。暂居抚宁值娜ㄒ酥计,他在这里选择作为起点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多好,而是当时只能在这里。

现在,他若离开,华夏也已经拥有了一个超级大都市,抚宁已经是世界的明珠。

而他所到之处,将会成为华夏第二颗明珠。

相对比抚宁,其他地方的人也是日夜紧张的不能自己,他们紧张的不是余歌要来,而是紧张余歌不来。

京都的人虽然认为自己是老的京都,竟然大明光复还政,那当然还应该回到京都。但也有不少大v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原来定都与京也不过是为了守国门方便,当时少民侵袭,将都城定与此,利于保护华夏,是大明皇家有胆识和担当的提现。

可如今,四方早就平定,别说少民侵袭了,往东西南北各走几千里都找不到一个能打的对手。这自然条件极差的京都完全没有能力作为华夏文明的都城啊。

京都的人据理力争,也派出各种大v和有影响力的学者、权威人士不停的去游说。

但江南附近的人自然也不善罢甘休,他们派出了更大规模的游说队伍。不停的呼吁更多大v学者发表利于南方立都的声音。

倘若就这两派争斗也就算了,中原人哪会甘心,他们也纷纷举例自古都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这里的交通四通八达,土地肥沃,又是人文和万姓之祖,华夏之开源。

于是抚宁就热闹的出奇,各路人马更是接踵而至,天天将抚宁堵的水泄不通。

余歌天天也是被搞的哭笑不得,都城的确认本就费心。他知道定都看着简单,可实际上被用作都城的城市当然会迅速发展壮大,但都城附近的城市,常常反被拖累。

既然离都城近,那里的资产和人才必定都全向都城跑。都城往往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将周边的所有资源吸干,让周边的发展更为停滞。

而都城本身也会有一大堆的大城市病,所有资源太集中,城市本身的所有事物都将变的既无效率、又很臃肿。

所以各方派来的各种关系,他一概拒绝了,全都不见,要迁走是必然的,抚宁虽从未被正式定都,现在大城市病就已经十分明显。

但余歌希望再次迁移不会又造一个抚宁,他要的是华夏整体的均衡发展。

他决定,在迁走前,还是先落实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吧。

余歌先是接收了南明和顺王以往统治的所有领域,而崇祯先被安置在了东洋,李自成放在了红场——原本毛子们的都城。

这两个领域被称为特区,一切都开始按照余歌的部署迅速的改进发展。

疆域当然不会至此而完整,他迅速的又向周边小国提出了合邦。要他们放弃独立,驻军防守完全都有华夏提供保护,允许人员自由流入或流出领土,对华夏不设边防,官员接受华夏改制,可以由华夏来帮助挑选、认命。

这种要求,很少有人能够同意,谁都看得出来,这所谓合邦和交出主权有什么区别。

但大多数人还是接受了,因为抵抗华夏的力量是不存在的。他们可不仅仅有军事,现在,他们的民众对华夏的经济依赖比军事威胁还要让人难受。

华夏的很多商品,他们一旦拒绝,就再也无法使用。哪怕是简单的牙膏,牙刷,洗脸毛巾他们都不具备自己制造的能力。

只能向华夏买,如果,华夏不卖给他们了,从此禁止向他们进行贸易,他们将重新回到农耕时代,而不少地方还有华夏的各种代工厂,他们如果要求关闭,那这些人也将失去所有的收入。

所以,华夏的地位不仅仅是靠枪杆子获得的,余歌已经将华夏完整的打造成了食物链的顶端,所有行业的上游。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没人可以拒绝华夏。

对于少数不听话的,宁愿退回农耕时代的,余歌人马手中的武器就派上了用场,分分钟重新教他们做人。余歌之所以不一开始就全部用之武力,一个原因是武力侵占毕竟会因为整个民族之间的对立,这种后期虽然可以用文化慢慢同化,但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不稳定时期。

二是,再小的武力输出也是一场耗费经济巨大的活动。

兵士出去的后勤保障,攻打所用的弹药,以及占领后要修建的军事工事,以及维稳要驻扎的军力,这花销都不是一个小数。

华夏虽大,经济也很繁荣,可华夏内的经济还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余歌并不愿意在军事上耗费太大。

历代帝王基本上都是名成在战事,国运却败与战事。

现在华夏打下的地方,短期又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收入。那些贫瘠的地方,除了人就只有各种农副产品。而早就进入了工业时代的华夏对这些东西的需求都不大。

当然,土地和人力还是发展的根本,只是那都是多年以后才可以完全发挥出来效用的。

华夏,现在已经不再只是东方巨头,而是横跨亚欧的军事、经济、文明的世界寡头。

余歌都惊叹它自我发展的速度,普通文明想要跨越式的发展,它必定要积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知识经验和工业发展历程。而余歌,提供了这个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所有


状态提示:第52章 这一切都将改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