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名门>第三十四章 碎叶风云 十五
五十多人从车上掉下。砸死了大片士兵。整个进攻的人潮中间出现一片片空挡。在黑色的硝烟散后。埃及军队仿佛突然醒悟一般。疯狂的向后退去。这种闻所未闻的武器令他们胆寒心颤。大军潮退后。战场上只留下几十架孤零零的登城车。

但后面督战的呼罗珊人早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他们大声咒骂。用刀劈用矛戳。又重新将埃及人赶回了战场。退去的大潮又重新涌上。经历了第一轮恐怖的爆炸后。埃及人惊恐之心渐去。他们开始意识到。这种武器和城头上燃烧的大火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有通过奔跑来逃脱死亡。

于是。在一轮一轮爆炸声中。在头颅和肢体横飞的战场上。在没有退路的进攻中。三万大军损失惨重。但终于靠近了城墙。随着进攻军靠近城墙。火球的射击也渐渐停止了。北城开始转向了真正的攻城战。

三十余架登城车蜂拥而上。迅速越过了护城河的冰面。停在城墙下。剩下的近两万埃及军如狂潮般涌上。登城车高约四丈。后面有楼梯可供五人同时爬上。而前方有块巨大的挡板。如果城池不高。挡板放下便可直接搭上城墙。若城池高耸。便可从车内抽出楼梯继续攀爬。而今天攻打碎叶城便是这样。城墙高耸至少也是七、八丈以上。没有楼梯。大食军绝难攀上城头。

三架梯子同时搭上了城头。巨大的铁钩钩住城墙。以防止滑落。埃及纵身而上。向城头疾速攀去。此刻城头上的大火渐渐熄灭了。六千余唐军掀开辟火板。手执弩箭向下放箭。一时箭如雨下。密如钢针。从埃及人的头顶上泼溅下来。

进攻的埃及军举盾防御。但唐军箭力强劲。埃及军的木盾难以抵挡。几箭后便被射穿、洞裂。大批士兵中箭倒的。梯子上的敌军也纷纷中箭坠落。发出长长的惨叫声。

阿兰一直就在北城。东城和南城都进攻受阻。唯有北城出现了转机。这是阿兰的一种错觉性策略。开始三面同时进攻。事实上。北面才是真正的进攻点。投石机数量就比其他两城多出一倍。不仅投入了三万埃及军。还有两万呼罗珊本宗军作为后援。

阿兰见进攻已经见效。便立刻下令道:“再向北城投入五十架登城车。增援一万呼罗珊

轰隆隆的进攻鼓声再次密集敲响。一万呼罗珊军冲了上去。城上的天雷弹呼啸着向他们扑来。但这支呼罗珊军显然有准备。他们是骑马奔入。在进入唐军的射程区陡然加速。一边高举盾牌。只经过一轮轰炸。他们便风驰电掣般一举冲过了雷区。仅仅损失了千人。

北城已经开始吃紧了。一万呼罗珊军的突然插上。带来了大规模的投矛。他们以马速冲刺为爆发力。单臂可将五六斤重的短矛投出五十步远。而且他们极有章法。两百步外一千骑兵冲刺投矛。立刻退下。换上了另一批千人冲刺投射。就这样一轮又一轮。尖利的短矛如暴雨般向城头射去。在密集的反击下。城上惨叫声不断。唐军也出现了大量伤亡。箭雨也没有刚才那般密集了。最西面的两架楼梯已经有数十名埃及人杀上城墙了。

北城主将韩越的汗已经下来了。六千将士。现在只剩下不到四千人了。连他本人也被一支短矛击断了左臂。眼看敌军近五十架登城车又向这边驶来。而远方黑压压的敌军望不见边际。他开始有些手足无措了。

就在这时。主帅王思雨带领两三千弩兵赶到了北城。尽管敌军三面攻城。但王思雨发现异常。似乎北城的大火更加猛烈。进攻的敌军也人数众多。他立刻下令后备军支援北城。他本人则率领三千弩兵杀来。

王思雨见北城头尸骸满的。唐军死伤惨重。心中不由一沉。“韩将军。北城如何?韩越见主帅到来。一颗心稍定。他立刻回禀道:“将军。北城吃紧。敌军呼罗珊主力似乎也投入了进攻。”

王思雨见他左臂已断。当即命道:“你下去调三百部小型石来。这里我来镇守。”

说罢。他大吼一声。长枪一摆冲进数百名登上城的埃及军中。他长枪如暴风骤雨。枪法精准。每一枪必有数人丧命。只瞬间功夫。便有数十人亡命他的枪下。唐军士兵见主帅亲自杀到。不由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将千余名埃及军赶下城梯。王思雨随即枪尖一抖。一口气将三架城梯挑下了城墙。城梯歪斜。上面一串敌军跟着惨呼跌下城去。但此城梯刚下。登城车上又有楼梯搭上。且敌军的短矛如飞蝗般呼啸而来。三丈内无法靠近。

王思雨念头一转。当即下令道:“速调两千陌刀手来!”

由于北城墙石数量偏少。而且全部被砌在保护工事中。无法进行短距离投射。这种情况下。只有身披重铠的陌刀军才不惧怕敌军的尖矛。

大食军的三十部登城车已经全部靠上城墙。又一万呼罗珊骑兵支援而来。大食主帅已经在北城投入了四万兵力。包括它们最精锐的主力。呼罗珊人已经替代了埃及人。一万呼罗珊军如潮水一般一浪接一浪冲上。他们个个悍不畏死。头戴黑盔、身披铠甲。战斗力十分强悍。而北城上大多是弩军。短距离格斗稍微一筹。无数呼罗珊军登上了城头。唐军士兵苦苦支撑。北城的形势再一次出现了危局。

就在这时。两千陌刀军从城下列队冲来。陌刀军的加入。使城头的局势立刻逆转。他们如一堵墙似的站在城头。陌刀挥舞。寒光闪过。血肉横飞。人梯皆成碎片。敌军的攻势再一次被瓦解。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章 碎叶风云 十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