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王女敦煌>一百九十、愤恨能当饭吃吗?

一百九十、愤恨能当饭吃吗?

敦煌与伊衣都是战俘,为什么周易要听他们的?

因为张也,张也说尉迟敦煌是补天者,尉迟敦煌能补天,补足大周的气运。所以周易得到消息就去见伊衣。

被抬着去的伊衣见着周易不跪也不拜。

“皇帝原谅我这身子没好,腿骨不行,暂时不能给你行礼。”

“无妨,说说你的来意。”

“伊衣是想来换东西的,王女今日胃口不好,我想换些米粮与一些柴火。不知有什么能帮助到皇帝。”伊衣不卑不亢地说。

她身边的人素来忠诚,伊衣这样说也无可厚非。周易不怀疑。

看向边上站着的武汤与张也,他们都不出声静观其变。周易说:“需要敦煌的制药法子。”

伊衣马上摇头,“王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外界交流,怕暂时得不到这个法子。不才伊衣知道一些农具的构造,是于阗人常用的,实用的,不知皇帝要不要?”

周易利索立马让人送来笔墨,伊衣也不含糊,拿起笔就画。

不久便得到一个写实的弯曲的锄头,再过一刻钟得到一幅犁头。画了两个伊衣便不动,“这两个是最容易做,也是最实用的东西,皇帝若是不信,伊衣可做出来。”

周易知道伊衣这是不信任他,既然以后靠伊衣向敦煌传达一些消息,不妨给他们一些米粮。

当即让人送十天的米粮过去,柴火三大车。

伊衣离开后,武汤说:“于阗人画技末将一直很佩服,逼真得很。”

张也说:“这是一条路子,得到这两样东西,大周的百姓粮食必能比以前好许多。陛下的民心更牢。”

终于得到个好消息,周易有一丝高兴。

自从接任这个宝座以来,没有一个好消息,没有一个能让人高兴的。

底下的官员一个个老老实实地上朝说事,给建议给法子,结果没一个是实用的,若是说派人去视察一个个推三推四。

一朝官员不及伊衣一个。

目前只能这样,等过了一段时间必定收拾他们。

周易继续与外祖父商议国事,张也边上静静地听,鲜少插嘴。

丁宁听说周易派送了一些米粮给敦煌,心里膈应。

她不喜欢尉迟敦煌,不管是出于女人的角度还是政治的角度。

丁宁一直认为尉迟敦煌这样的人杀了最好,可惜张也不允,周易也不允。

周易正处在艰难时刻,丁宁不能穿金戴银,不能大摇大摆,带着七八个宫女,四五个内侍,过了三重门进入敦煌所在的院子。

“敦煌妹妹。”丁宁进门就娇娇地喊。

在搬柴火的红不知所措,放下柴火跪下去。“见过皇后。”

屋子的门槛不高,坐在门槛里就是坐在屋子里。敦煌不想出去,她是囚禁的人不该到外面去。

地上铺着一张被子,敦煌坐在上面,看着外面出神,见来人也不动弹一二。

丁宁边上的侍女想上前教训一番,但被丁宁拦住了。丁宁之所以拦住是因为接收到来自伊衣的怒视。

“你恨我与易哥哥对不对,易哥哥也是不想的,他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为了能留你在他的身边。易哥哥打算封您做西皇后,不久便将公告于大周。”

这些话明着是劝人实际是火里浇油,想让敦煌与周易闹不愉快,闹翻了去。

“你想作戏就不要到这里来,这里没有周易,没有看客。”伊衣说。

敦煌侧起头看向丁宁,讽刺一笑,“傻子。”

这是讽刺丁宁,你以为别人是傻子吗?是你傻还是别人傻?装傻不用到这里来。

“我知道你恨,可……”丁宁欲哭。

敦煌从地上站起来,宽大的衣服掩盖敦煌的身体,掩盖脚上的镣铐。

看向丁宁,像是想把人给看穿一般。“丁宁,你不傻,就不要做这些傻子做的事。激怒了我,杀了你周易也不会把我怎么样。有张也在,我就不会死。”

看地面上的光线,再看丁宁,“你们想我补大周的气运,就好好地伺候我,不然我死大周亡。周姓人亡,整个大周都是别人的了。”

看向天空,“大周的气运就是乞丐身上的衣服,这儿破那儿破,想补好也得要五十年。如果你儿子想登大位,你就不要到这里来。”

转身进里她想去睡一觉。

丁宁这才见到那两根粗大的镣铐,这两根镣铐是她找来的,没想看真的锁在了敦煌的脚上。

这么一个可怜的女人!

之所以恨敦煌是因为这个女人一点也不在乎,敦煌能不在乎周易她不能,敦煌能现身于政前,可她不能。

这个时候丁宁可怜起敦煌,可怜起这个不得自由的女人。

她来这里是想作戏给周易看,既然走了一遍也该回去了。

气势地来,就要弱弱地回去。这样才能让周易看到,让周易想到她丁宁是在乎他的。

走到安全地带,丁宁的侍女大胆地问:“皇后,那女人就一点也不在乎?一点也不恨?”

“恨能当饭吃吗?即便再恨她也要活下去,尉迟敦煌现在想的是活下去,而不是怒火不歇。这是一个聪明的女人的做法,与其去恨一个人不如过好自己,寻着适当的时机伺机报仇。”

“这么说来尉迟敦煌的做法是对的。这个女人太冷静了,太可怕。如果是我一夜间没了亲人与好友,没有了所有的势力,成为别人的阶下囚定会疯了的。”

丁宁心中哼一声,这才


状态提示:一百九十、愤恨能当饭吃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