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王女敦煌>二二八、大汇合

二二八、大汇合

太阳光透过树林的缝隙散落到地面上,留下一个个小原点。

大家伙已经吃了午饭,孩子们依偎在父母边上休息,男人散开带外面去,一边休息,一边防范。

前面就是进入西北的第一个镇子,天龙人带人到镇子去,看看能不能联系上第一批到这里的于阗人。

敦煌抱着孩子在队伍中间,突然听到马蹄声。

示意边上的老胡,“前面有马蹄声,去看看。”

“好。”老胡拿着自己的武器,上马到前面去。

不久几人一同回来,老胡高兴地说:“与他们联系上了,龙先生让我们到前面去。”

仔细确认信物,果真是天龙人的东西,敦煌示意大家。“准备启程,过不久就能安定下来了。”

得到这个消息十分兴奋,终于到头了,终于见着了。

敦煌坐上运送粮食马车,她这样一坐,下面的人十分安心。

抬头就能见着王女,没有比这更能让人安心的了。

开始下山,不远处见着一个村子。

村子比较小,数数不过是二十来户人家。村子里给人家关门闭户不出,像是怕于阗人。

大多数是茅草屋,只有三户是好一点的。

这村子没什么看头,也没什么好的,于阗人直接无视。

“王女。”几人骑马飞奔而来,黝黑的脸上带着笑容。

“王女。”几匹马快快来到敦煌马车边上,下马,行礼。

看他们沧桑的样子,像是第一批过来的于阗人。

“见着你们,我无比高兴!辛苦你们了,他们一路上有你们照顾,真是于阗族的大幸!”

几人又一跪下,“这是应该的。”

“不用多礼,快带我们到前面去。”敦煌说。

那些人起来,不上马,跟在马车边,与王女说话。

“这里的是西北的第一个镇子,也是最后一个,从这里出去一望无际的草原,再过去就是沙漠。不见水,不见封印之地。”

“这地方有多少人口?”

一路过来走的都是小路,见着的人不多,见着的村子也不多。

“不多,出了这地方就没多少大周人了,还不如我们队伍的亲属多。”小队长说。

于阗人的亲属里有许多大周人,一些已经娶大周人并生子的于阗人不可能抛妻(夫)弃子。

“你们过得怎么样?”敦煌问。

小队长面色有些难看,“不好,这里的水源不多,土地贫瘠,种得的粮食还没收获。凡是空余的地方都种上了红苕,只是粪肥少一些,长得不好。”

敦煌叹气,“会好起来的。”

队伍慢慢走,很快就到了第一批于阗人居住的地方,先到的于阗人得知王女与龙先生来了,纷纷走出家门。

到村子便迎接他们的王,他们的神官,他们的龙先生。

几千人汇聚,热闹非凡。

为了解决吃食,凡是大锅全拿出来,杀上几十匹马,能吃的都拿出来,大伙今日庆祝一番。

外面热热闹闹地准备吃食,另一边的会议室里,五十多个人汇聚在一起商议下策。

五十多个人有一半是红眼睛的,他们当中有的是天龙人救下来的,有的是子庸救下来的。

见着他们的救命恩人,一个断了腿,一个头发半白,他们十分心痛。

天龙人虽然神力大涨,副作用也大,看他头发半白,如同半百老人。

“莫要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天龙人安慰他们。

这些人都是从东部过来的,他们信服天龙人,比信服王女更信服主公。

天龙人说:“这个小河谷住不下太多人,今夜先在这里扎营,明日到别的地方去寻找新的驻地。”

大家颔首,必须是这样。

“但,这里奇怪得很,除了我们居住的这三个河谷,其余地方不见有水源,越往北植物越少,再过去就是沙地。”

为了避开大周官府的追杀,于阗人逃到了最北边,到了这才有安家的地。

他们说的敦煌都知道,天龙人也清楚。

天龙人看敦煌,见她面色红润且喜庆,眉眼都是笑。突然她开始落泪,面目上的威严越来越多,威严慢慢地变成了慈祥,十分惹人亲近。

王女这个神情大家都发现了,都看向她。

敦煌说:“这里汇聚的于阗人太多,他们都点燃了心里的那一把火,反馈给我的火源血火太多,令着我也兴奋起来,想跳一支舞。”

“或许你该出去见见他们。”天龙人说。

伊衣换上黑色的神官服饰,牵着敦煌出小木屋,到外面的高台去。

搭建帐篷的人,做饭的人,杀马杀牛的人,玩耍的孩子,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看这边。

他们发现王女不一般,身穿红青衣裳,臂膀挂着绸带,手里托着琵琶,背着剑。

金色的圆圈,青色的锥子,青色的腰间带,红色的头发箍。

衣袂飘飘,仙气动人。

一个跪下,两个跪下,一个个跪下,向他们的王行礼致敬。

敦煌步步生莲,到人群中去,到族人中群,走着走着突然就飘起来了,她自己也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

衣带拂过每一个诚心诚意的人,向每一个人洒下祝福。

代表王族的神钟,突然自鸣,一段悦耳的钟磬响起,响起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敦煌回到高台,站在天龙人边上。“起来吧。”

声音响起,一个个站起来,看着她的族人,敦煌说:“我尉迟敦煌,你


状态提示:二二八、大汇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