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重活不是重生>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外科漫谈
而现代外科的发展史很短,只需要翻阅百年历史就能搞清楚。

在20世纪初,随着消毒、麻醉、止血、输血等技术的产生和进步,现代外科学得以逐渐深化及完善。现代外科奠基于是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和止血、输血等问题。

伤口“化脓”是100余年前外科医生所面临的最大困难问题之一,那个时候,外科手术中最没技术含量的截肢手术,受术者的死亡率竟高达40%~50%。

1846年匈牙利首先提出在检查产妇前用漂白--粉水将手洗净,遂使他所治疗的产妇死亡率自10%降至1%,这是抗菌技术的开端。

1867年英国采用石炭酸溶液冲洗手术器械,并用石炭酸溶液浸湿的纱布覆盖伤口,使他所施行的消毒止血截肢手术的死亡率自40%降至15%,从而奠定了抗菌术的基本原则。

1877年德国对15例膝关节穿透性损伤伤员,仅进行伤口周围的清洁和消毒后即加以包扎,有12例痊愈并保全了下肢,他认为,不能将所有的伤口都视为感染的,而不让伤口再被沾污更为重要。在这个基础上他采用了蒸气灭菌,并研究了布单、敷料、手术器械等的灭菌措施,在现代外科学中建立了无菌术。

1889年德国提出了手臂消毒法,1890年美国倡议戴橡皮手套,这样就使无菌术臻于完善。

手术出血也曾是妨碍外科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1872年英国wells介绍止血钳,1873年德国在截肢时倡用止血带,他们是解决手术出血的创始者。

1901年美国发现血型,从此可用输血来补偿手术时的失血。初期采用直接输血法,但草作复杂,输血量不易控制。1915年德国lew提出了混加枸橼酸钠溶液,使血不凝固的间接输血法,以后又有血库的建立,才使输血简便易行。

1929年英国发现了青霉素,1935年德国倡用百浪多息(磺胺类药),此后各国研制出一系列抗菌药物,为外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外科手术用的止血钳的不断改进,输血和补液的日益受到重视,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外科手术的范围,并增加了手术的的安全性。

50年代初期,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的研究成功,为心脏直视手术开辟了发展道路。

60年代开始,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推动了创伤、整形和移植外科的前进。

70年代以来,各种纤维光束内窥镜的出现,加之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从型超声、t、i、d)全面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特别是介入放射学的开展,应用显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性血管插管,不但将诊断,同时也将治疗深--入到病变的内部结构。

此外,生物工程技术对医学正在起着更新的影响,而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特别对癌基因的研究,已深--入到外科领域中。毫无疑问,外科学终将出现多方面的巨大变化。

随着现代外科学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迅速发展,任何一个外科医生已不可能掌握外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为了继续提高水平,就必须有所分工。

因此,现代外科要进一步分为若干专科,有的按人体的部位,如腹部外科、胸心外科;有的按人体的系统,如骨科、泌尿外科、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有的是按病人年龄的特点,如小儿科、老年外科,有的是按手术的方式,如整复外科、显微外科、移植外科;还有的是按疾病的性质,如肿瘤外科、急症外科等。

特别是由于手术范围的日益发展,对麻醉的要求不断提高,就需要有麻醉专业;建立监护病房,也是为了达到同一目的。

外科经常处理的问题包含了创伤、各种胸腹部急症、先天/后天性畸形、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在临床应用上和麻醉学、特级护理学、病理学、放射学、肿瘤学等其它医学专科工作关系极其密切。

随着药物、早期诊断技术与其他医疗科技(比如介入放射学)的发达,许多疾病的治疗都转变为非外科治疗为主,然而外科手术仍然是这些治疗无效或产生并发症不可或缺的后线支--持,而外科微创手术(内窥镜手术)的领域也在蓬勃发展。

可以说,现代医学的外科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医学成就,那些总喜欢拿神医华佗外科和现代医学外科进行比较孰高孰低的人可以消停了!

哪怕《青囊经》就是神医华佗的毕生心得体会,对于祁大神医来说也只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医学学习资料,并不能让他的学术发生本质性的提高,更不可能像某些小说里描述那样,让一个从来没接触过中医的人一朝一夕就成为一代神医!

这又要谈到中西医之争。

中、西医学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诊治疾病,其基本理论各成体系并有根本差异。中西医学的差异不仅仅是有否实证的科学理念,最主要的是两种文化体系的差别。从理论上讲,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可能统一的医学体系。

“中体西用”曾成为中西医汇通派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两种医学的根基不同,硬在中医之体上套上西医之用,近一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汇通医学的体用判断脱离了中西医学的事实认识,以价值认识代替了事实认识,决定最终结果劳而应并存共荣而不必强求统一。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外科漫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