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求生手册>第578章孙氏兄弟与江东2张
各地长吏将校也多有不服者,一些人暗中勾连,被孙权惩处,也有人不服孙权的管制而叛逃。

当时有一大批叛逃至庐江郡境内,孙权移书求索,庐江太守李术竟答曰:“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

这李术可不是等闲人物,乃是昔日孙策的亲信,当年孙策给他三千人令他守住皖地。

李术完满完成任务,并且在庐江招募大举壮大力量,拥有数万部众,还奉孙策之命杀了曹操所署的扬州刺史严象,为老孙家控制江东立了大功。

这么一个有功之臣公然对孙权表示鄙夷,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孙权刚刚继嗣,内部还不安稳,并不敢轻易对兵强马壮的李术下手。

且庐江位处曹操与江东势力的交界处,孙权十分忌惮自己若攻打李术,李术会转投曹操。

于是乎,在江东臣僚的建言献策下,孙权上书给曹操曰:“严刺史昔为公所用,又是州举将,而李术凶恶,轻犯汉制,残害州司,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以惩丑类。今欲讨之,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甘心。术必惧诛,复诡说求救。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原敕执事,勿复听受。”

好嘛!

下令杀严象是你兄长的授意,得益的也是你老孙家,如今要对付李术了就把锅一甩,反而义正言辞要为严象报仇。

曹操是何等人物,早就看穿了严象之死的背后真相,黄口小儿也想要用一封信来忽悠老夫,简直图样图森破,你还需要多学点姿势,多提高提高水平知道不?

不过此时官渡之战的余波未消,在河内、陈留、东郡、济阴、济北等地仍与河北集团大范围拉锯对峙,实在是分不出心来对付江东。

加上侍御史张纮在朝中努力游说,曹操便与孙权达成默契不会出手干预。

其实曹操也有他的小九九,那便是庐江太守李术素来强横,指望李术可以抵挡住孙权一些时日,最好能够形成长期拉锯,逼迫李术以庐江来献,自己到时候在假意推脱一番笑纳下来。

可没曾想,孙权一边写信给曹操交涉,另一边早就在秣兵历马准备动手。

在收到曹操的回信后,立刻大举出兵,兵逼皖城。

或许是为了向江东士族以及各地长吏展示自己的实力,孙权这一次率领的都是老孙家的精锐部队,尤其以宗族亲戚为核心。

孙权本人沙场经验寥寥,故而跟随父亲与兄长多年的表哥徐琨,族兄孙河二人被寄予厚望。

大军势如破竹,将李术围困于皖城之中。

李术仍自寄希望在曹操会居间调停,失去了警惕之心,因而坐困愁城。

在想曹操求援未果后,李术坚守数月终究因粮尽而士气丧落,乃至兵败身死。

通过这一战,加上先前处置孙暠和孙辅之事,孙权算是在江东初步展露峥嵘,坐稳了位子。

而孙权仿佛是为了答谢曹操不救李术,在此来信邀功,但称自己为朝廷除了一害,更为昔日举将刺史严象报了仇。

曹操听张纮念完这封书信后,心里其实想要大叫p,一方面为孙权能够如此迅速地接手父兄的遗产而心惊,一方面又为李术的无能而感到懊悔。

眼下与数月之前的形势又有不同,黄河一线上与河北军虽然仍是处于对峙状态,但许久没有大的战事。

在自己背后疯狂搞事情的刘大耳与黄巾余孽们也被顺利镇压,重新掌握住了汝南。

若是李术能够再坚持上一两个月,曹操肯定会寻找种种借口介入此战,以便保下李术这根扎入扬州的钉子,至少也要让孙权没那么轻松收复庐江。

可眼下一切都错过了,曹操也只得按捺下浮躁的心思,问道:“子纲久在吴会,对讨虏将军如何评价?”

张纮略一思忖后答道:“下吏离开扬州已有多年,然至今思及孙氏兄弟尤记忆如新。

讨虏将军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颇类其父兄。

故吴侯起兵后,仲谋虽幼,然能随同左右参同计谋,数为称赞。

年十五,为阳羡长,朱吴郡察其孝廉。

其后,州中又举为茂才,略可识其品行。

如今吴侯早逝,仲谋能继承父兄之志,抚定江东,平灭李术之乱,亦可见其才具。

明公对孙氏兄弟有知遇之恩,先后拔擢封拜,不吝高官厚爵,孙氏兄弟想必亦会感恩戴德,心存汉室。

朝廷之中有明公主政,地方上有讨虏将军这般良臣辅弼,实乃天下之大幸也!”

张纮对孙权一顿尬吹,最后又公式化地捧了一捧曹操的臭脚。

曹操听过之后感叹道:“先有伯符,后有仲谋,孙文台生得佳儿啊!”

言及于此,曹操又想到了两年前死于乱兵中的长子曹昂,心中又是一紧。

张纮道:“明公膝下诸位公子亦各有才情,不遑多让也!”

曹操摇了摇头挥去杂念,心想既然孙权已经在江东站稳了脚跟,怕是短期之内不能与他交恶了,还当集中心神先应对北面的大敌才是。

略一思忖后,曹操道:“子纲入朝已久,可愿回扬州地方任事?”

张纮闻言心中一惊,琢磨着曹操这究竟是试探自己,还是真个有放还自己的意思,故而含混问道:“在下自是听凭明公安排,不知明公欲署在下何职?”

曹操道:“讨虏将军如今领会稽太守,不若子纲也去会稽,担任东部都尉,如何?


状态提示:第578章孙氏兄弟与江东2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