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孤才不要做太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星爷威武!
,就会牵连到他。

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李世民懊恼不已,早知如此,应该提前把他调离大理寺才是。

躬身向皇帝行礼后,戴胄并没有起身,也没有向皇帝开口,而是向右转,连带着向李承乾行礼后才起身。

大理寺卿啊,这样的官员,太子也不能轻慢对待。

所以李承乾也站起身,还了一礼。

待到太子放下手,戴胄才说:“太子虽只有八岁,但是陛下所言不错,奏折之言有理有据,振聋发聩,大半朝臣接连附议,就可见一斑。只是,下官想要问问太子,只为流民,而更改律法,是否妥当?律法树立之初,就是靠着公正严明、判之有据,来确定威信的。

然而,若是太子为安抚流民,而更改了律条,律法的威严何在?威严之所以为威严,就是因为它是铁则,古人有训:‘不可朝令夕改’。若是今日为了流民而开了修改律条的先例,今后再有相似的事情,是否还要修改?

下官任职在大理寺,平日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法外不外乎人情’。但是为了律法的威严,下官不曾有一次徇私。今日太子若是一意孤行,还请先烧掉下官的帽子。”

说完,戴胄摘下帽子,放到了李承乾的脚边。

看着戴胄这熟练无比的动作,李承乾差点气死。

出现了,没理就耍赖技能!

戴胄虽然也是有理有据,可是他却还是搬出了这个手段。

自知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朝廷大部分官员的他,除了讲出自己的理由外,也只有拿“辞官走人”当作一种威胁了。

讲道理,两世为人,李承乾还是最讨厌这种人。

官帽就在脚边,李承乾知道,自己只要抬起脚,狠狠的踩上去,戴胄就要辞职回家,律条也能不再有一丝阻碍的修改。

可是抬头遇到戴胄那坚定无比的眼神,这样残酷的事情,他终究还是做不出来。

虽然死板,但是不得不承认,大理寺有戴胄这样的人坐镇,可以说是大唐的幸运。

封建社会的法律,很多时候都是拿捏在皇帝手里,对外有强烈的约束力,但是皇帝想要怎么践踏,就能怎么践踏。再加上大理寺本来也有处理官员贵族案件的职责,涉及到谋反之类的案子,有戴胄在,能少死很多人。

不能踩啊!

偏头看向还坐在原地的魏征,李承乾差点直接喊出来。

你这个老混蛋莫非是在睡觉或者修炼?怎么还不站出来啊!

难道你指望孤这个八岁的孩子,对抗跟你同一级别的戴胄?

似乎是感受到了太子的视线,魏征睁开了眼睛,转向这边,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个笑容

怎么说呢,居然见鬼的有点温暖?

魏老贼的这个诡异笑容,差点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若不是有对戴胄的尊敬在,李承乾很可能就忍不住出脚,好结束这个停顿的时刻。

好久之后。

李承乾蹲下,双手捡起官帽,递还给了戴胄。

“戴卿,孤不得不承认,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虽然让你辞官,是达成目的最快的办法,但是,孤不能这么做。距离午间用膳的时间还有一些,不如,你且稍带,看孤能不能说服你,如何?”

弯腰、双手接过官帽,重新戴到脑袋上,戴胄死板的脸庞露出了一丝笑容:“乐意之至!”

笑容是有传染力的,不止戴胄笑了,再朝的百官,包括皇帝在内都露出了微笑。

戴胄确实给太子出了一个难题,若是那一脚踩下去,戴胄的帽子会瘪,但恐怕“暴虐无情”的帽子却要戴到太子的脑袋上。

如今太子虽怒,但还是尊重一个官员,选择了艰难的道路,虽然愚蠢,但却很是感人。这样的太子,将来若是不能成为一代明君,恐怕上苍都会不忍吧!

后退几步坐回原地,李承乾一手撑脸,苦思起来。

最怕的还是出现了,戴胄有“律法就是铁则”作为理由,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对于这样死板的人,就算开口跟他讲“律法需要适应实情,随波变化”,也是无济于事的。流民的事情虽然不是小事,但是还不到威胁到大唐根基的程度。

想要说服戴胄,通过这个提案,不是一般的艰难啊!

见太子儿子陷入沉思,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朝臣们都退回原位,唯独留下戴胄。

事已至此,其实提案的通过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戴胄虽然有理,但少数一定是要服从多数的。太子不忍心让戴胄辞官,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从皇帝到百官,大家都不介意暂时委屈一下戴胄。

戴胄也自知事情会是如此,所以就静静站在太子面前,等待太子的答案。若是太子真的能找出一个说服他的理由,他不介意被当众打脸。安抚流民是很重要的事,但律法的威严在他心里也是同样重要。两难取舍之下,恐怕也只有寄希望于太子,将他心目中略高于流民的律条,给压下来。

等待是最折磨人的事情,但是朝臣们却没有一点的不耐烦。

都说太子聪慧,如今又是一个见证的机会。

面对顽石一般的戴胄,太子究竟会怎么办?

一直等下去也不是办法,随着皇帝的命令,一队宦官给君臣送来了茶水。

大朝会的时候喝茶可还是开国以来头一遭。

当把一碗茶递给宰相大人后,送茶的宦官走向了太子,没有看到身手房玄龄焦急的神色,还是出声了:“大殿下,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九章 星爷威武!--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