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孤才不要做太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
见冯盎也起身离开了,李承乾看向李泰:“说说吧,你这几天在造船厂忙活什么呢?”

李泰嘿嘿一笑,看了一眼李恪和李孝恭,拿出一张图放到李承乾的面前说:“皇兄,这就是我们几个设计出来的图纸。全造太子号这样的无敌舰船肯定不行,但是,咱们还是能造出远超一般水平的舰船的。说到底,这批船除了担负守卫领海的任务以外,还有护航商船的任务,一旦到了别人的地盘被打了,岂不是丢人嘛。所以,我们一起给岭南的舰船设计了一遍,战力怎么说也能提升个两三成吧!”

只是看一眼图纸,李承乾就知道,其实这张图纸大多是出自李孝恭的手笔,李泰虽然聪明,但是最多也就是出点骚主意罢了,但是,关于撞角、投石机这些部位的改进,只有经验才能做到。

朝李孝恭拱拱手,李承乾道:“河间王不愧是大唐水上有名的悍将,做出的这些改进,让孤大开眼界。撞角方面,在减少了用料的情况下,威力反而有所提升,单这一点,就令人佩服啊。”

李孝恭笑了笑说:“老夫也不过是随便一说,真正设计画图的还是魏王殿下,说实话,除了太子殿下以外,魏王殿下算是老夫见过最天才的人了。”

李泰并没有因为李孝恭把自己摆在皇兄之下而气愤,反而洋洋得意的样子。他很清楚,自己虽然一直都被人称赞,但是真的跟皇兄比起来,根本不及。

拍了拍李泰的肩膀,李承乾道:“既然你觉得应该改动,那就改动吧,有这一次的造船盛事在,你在岭南怎么也不会无聊了。”

李泰笑着点点头,还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李恪。

李恪挠挠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李孝恭,到底是忍住,没有发作。

想了一下,李恪才说:“皇兄,过几天,我还是回吴中封地吧,如今也算是来岭南见识过了,就不在这里多待了。”

李承乾才想出口挽留,但是想到李泰的那一眼,却还是点了下了头。

“你现在离开也好,吴中封地确实不能抛下太久。”

见皇兄同意了,李恪才松了一口气。他跟李泰不同,造船厂这件事,完成以后一定有很多的功劳,李泰享受一下没什么,他可就不能沾上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只有在封地老实呆着,才是最安稳的做法。

想清楚这一点以后,他也就不想在岭南停留了。

李承乾也清楚李恪的想法,也赞成他先回去。事实上,岭南这一趟完全是附带的,从登州开始,李恪就表示过已经很满足了。

一想到李恪又要回去过起宅男的生活,李承乾就对他充满了同情。

细想想,自己不也是一样?现在在岭南还能浪一下,等回到长安,就要变成古代上班族了。

到这里,同情顿时变成了同感。

李孝恭无语的看着用眼神交流的太子和吴王,特别是旁边点头表示了解的李泰,顿时觉得自己好像很是多余。这三兄弟,到底在打什么哑迷?

“收拾收拾吧,现在造船厂已经造出了几艘船,给你一艘船北上还是可以的,只要你到了扬州,交接给扬州刺史就行。”

“成,这样一来,也免得我走陆路受罪了。”

拱拱手,李恪就转身回去准备。

说起扬州刺史,李承乾顿时想起了前两天遇到的那个所谓前扬州刺史。

回头看了一眼张赟,李承乾问道:“之前被亲率抓住的那个犯官,现在怎么样了?”

张赟回答道:“他的儿子是被蚊虫叮咬引起的疟疾,就算有大夫诊病,病到那个程度才求医问药,还是很危险。不过那小子也算是命大,居然挺过来了,现在就在城里的一处民居里,殿下想去看看嘛?”

不管是黎勇树还是冯盎,都不可能那么快的协商完成,在这之前,或许去看一下也不错。

点点头,李承乾看向李泰和李孝恭说:“我还有点事情,就先告辞了,造船厂那边,李泰你自己把图纸送过去吧。”

说完,李承乾起身,跟着张赟一起往外走。

高州虽然是岭南的中心,但是也只是聚集的人比较多而已。除了冯盎等少数几家以外,寻常百姓家住的还是木房子。至于街道,也只有冯家门前一条街比较整洁而已。

穿越重重民居,李承乾走到了一处略显破败的院子里。

这是张赟给赵文浩安排的地方,虽然破败,但是比起他之前那个四处漏风的住所,还是好了不知道多少。

院子门口,已经涮洗完毕,整理一遍的赵文浩,简直就是换了一个人,虽然瘦的跟几根筷子拼凑起来的一样,但是跟前几天相比,还是这样比较像人。

看到太子,赵文浩毫不犹豫的跪了下来,在张赟的制止下,才没有继续拿脑门砸地。

看着赵文浩明显长期营养不良的样子,李承乾叹了一口气说:“你说你之前是扬州刺史?那怎么也算是有点功底的读书人了,就算不会用双手谋生,难道不会投身岭南的家族?凭借你对中原的了解,怎么也能混口饭吃吧。”

赵文浩叹了一口气,也不起身,说:“殿下,岭南人对中原人格外的排斥,那些家族又怎么肯接受我们?也不是不接受,但是卖身为奴的条约,也欺人太甚了。”

不吃嗟来之食,单就这一点,还是让李承乾对赵文浩高看一眼的。

盯着赵文浩的眼睛,李承乾问:“现在孤问你,你当初是因为什么获罪被流放到岭南来的?”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