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孤才不要做太子>第四百六十章 恨铁不成钢
聩,已经看出了好多东西。但是,还请太子殿下,给老僧讲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招招手,命人搬来两个锦墩,邀请慧明坐下后,李承乾才解释道:“最开始,听说有大量天竺僧人,跟随着玄奘一起来到大唐,我就觉得异常。僧侣在天竺,那可是相当于咱们大唐贵族一般的存在,甚至犹有过之。如果只是因为所谓的好学,他们可能舍弃自身超绝的地位,跑到大唐来受白眼?

所以,求学是假,护送是假,臣服也是假。天竺那些混蛋,打的主意是通过你们佛教入侵大唐,达到从内部瓦解的目的。

因为怀疑,所以三天以前,孤就下令调查玄奘了。自从回到长安,特别是进入这座偏殿的时候,玄奘就闭门不出,吃喝拉撒全由天竺僧侣照顾。孤手下的人里面,无巧不巧的有一个擅长溜门撬锁的家伙,改邪归正以后,倒是帮孤做了不少事。夜间大殿灯火通明,他倒吊着偷窥,才发现玄奘在遭受这些天竺僧侣的酷刑。至此,孤才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玄奘此行西渡求法,所求为取精华,弃糟粕。但是您进殿看看这些人给大唐准备的佛经就知道,不知道掺杂了多少他们的东西。当初佛教东渡,进入中原,事实上是经历了汉化改变的过程。其中的差距,您等玄奘恢复以后,跟他聊聊,就能明白。您想想,如果这让这些人篡改中土佛教教义成功,并且引发泛滥,会是什么场景?”

慧明不仅是慈恩寺的主持,也是大唐僧侣的领头之一,自然明白后果是什么。如此一来,引起的风波,怕不是会比兵灾还可怕。尤其是对佛教而言,或许,已经不是梁武帝引起的那场灭佛浩劫能够比拟的了....

额头上生出了一片冷汗,明明还刚入秋天,但是慧明只觉得如坠冰窟,坐稳的身子更是摇晃起来。方朔

就在这时,方朔带领着一队人疾跑而来。

跑近了单膝跪地,方朔无奈道:“回禀太子殿下,所逃妖僧,俘获四人,余者尽皆斩首,按照您的要求,留下的都是一些胆小畏死的人。”

李承乾点头道:“知道了,把那些人交给百骑司,写一份报告送给陛下。传令唐俭,将天竺使者留下一主二仆,余者斩首,首级悬挂于鸿胪寺客舍门口!”

下令以后,李承乾才拍了拍脸,再看向慧明的时候,已经换上了一副笑脸。

亲耳听到太子对于人命的蔑视,再联想到自己印象中的太子,慧明只觉得矛盾万分。或许,太子的仁慈,只会针对大唐的百姓吧。

深吸一口气,慧明行礼道:“此次多谢太子殿下出手相助,也感谢太子殿下帮我佛教避免了灭亡的危机,过后,佛门必定举全门之力,答谢太子殿下!”

慧明清楚,这次的事情,就算佛门拿钱出来,也只是答谢了太子的出手而已。而佛门险些祸乱大唐,却不是一点钱财就能了解的了。一想到佛门有一个巨大的把柄落到了太子,甚至可以说是皇族手里,他就觉得痛苦万分。

见慧明眉宇间闪过一丝痛苦之色,李承乾就知道慧明大师傅,还没有老糊涂。

明白这一点就好,为了避免给老和尚更大的压力,李承乾并没有推辞,反而笑道:“东宫最近投资了铺路工程,正是缺钱的时候,那孤就却之不恭了。”

见太子没有拒绝,慧明的脸色才好了一点,也不顽固于自己的想法了,叫僧人过来抬着他的椅子,他准备去医学院看看玄奘。

玄奘此次回归,对于佛门而言,可是再度振兴的机会。自从大唐立道教为国教以来,一直式微的道教得到了振兴,反而压了佛门一头。尽管不愿意承认,可是佛门再没有什么振奋自身的手段,恐怕就要逐渐没落了。

虽然不关心这些,但是,作为佛门的领头者之一,慧明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承担这份责任的。

慈恩寺也没必要待下去了,皇帝和唐俭知道这件事以后,估计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攻打天竺是不可能的,但是借着这个机会震慑一下其它别有用心之人还是可以的。另外,或许还可以给那些使节透露点佛门要衰败的消息。反正在李承乾看来,景教、袄教等宗教,未必就是自然流入大唐的。

大唐政治风格广纳海川,确实大气,但是,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吃的啊,也不怕消化不良?

既然慧明去看玄奘了,李承乾觉得,自己也有必要去看看,从他至今仍然被残酷对待来看,至少这个和尚没有对天竺的僧侣妥协,还是比较值得敬佩的。

吩咐仪仗回东宫,李承乾就带着一百护卫,换乘了东宫寻常的马车,准备去医学院看看。

出晋昌坊,过通善坊,就在启夏门遥遥在望、车队进入通济坊之前街道的时候,马车无缘无故的停了下来。

掀开门帘,看到马车前面的场景,李承乾顿时笑了。

是十几个个道士。

十几个道士都坐在街道上,就拦在马车前面,并且都伸出右臂,朝着街边的酒楼示意。

李承乾敢相信,这个时候,哪怕亲率动手,换来的也只会是他们的尸体,就算马车开过去,他们也不会有让开的想法。

好家伙,搁这拿命要挟呢?

撩开门帘,李承乾毫不犹豫的跳下马车,朝着酒楼走了过去。

刚进酒楼,就看到了袁天罡的臭脸。

不臭也不行了,对于袁天罡,或者说道家而言,最恶劣的情况就是佛门也获得了皇家的支持。再加上如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章 恨铁不成钢--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