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宋胆>第139章 锦衣卫

赵孟禧一想,又提出一个问题:“可咱两总得分个大小王吧?听谁的?”

赵维无所谓地摆手,“这有什么可担心的,我有王爵,勉强当个指挥使。你没爵位,就为副指挥使。”

眼见赵孟禧脸色要变,赶紧又道:“但是,你放心,我这个正的就是挂个虚名。”

“锦衣卫上下,实际上还是你赵孟禧一个人说了算。从选人到培训暗探,我就管出钱,其它的事儿,都你来决定。”

话说到这份儿上,赵孟禧才算满意,“这还差不多!”

“那就这么定了?”

赵孟禧一拍大腿,“搞了!”

旁边的王胜和马二爷听罢赵孟禧的肯定之答,无不惋惜地暗暗摇头,又让赵维忽悠瘸一个。

好吧,赵孟禧还挺兴奋,当天夜里半宿没睡着觉,一直在琢磨这个锦衣卫要怎么建,从哪里选拔人才,怎么培训。

结果,后半夜才突然反应过来,“赵维,你姥姥!”

到头来他屁事儿不管,不还是折腾赵孟禧一个人吗?

更气人的是,还不如直接答应他。因为直接答应,还能捞个指挥使当当。现在可好,成副的了。

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赵维,赵孟禧也只能是吃了这个哑巴亏,开始着手锦衣卫的建设。

首先,他先是从大都归来的张珏旧部,还有谢明的一千五百归宋军中,精选五十精锐中的精锐,成立锦衣卫带刀司。

个个都是身长七尺、相貌堂堂的标致儿郎,且由大马士革工匠特制花纹宝刀,着精绣锦袍,彰显地位。

可随意出入城中各处,行使缉拿维序之责。

起初,张珏、文天祥等人对此还是颇有微词的。

因为所谓带刀司所行之责,原本就有城卫军队兼任,显然多此一举。

而且,钓鱼城本就不大,政务诸事皆由帅府代理,多弄出这么一个衙门口儿,根本没这个必要。而且太过张扬,有损民合。

但是,赵孟禧只用了三天,就让张珏他们见识了什么叫术业有专攻。

论潜伏、牒藏之事,赵孟禧那真的是祖宗辈儿的。

只用三天,就被带刀司逮到了一条暗线。而且顺藤摸瓜,马上打掉了元人在钓鱼城的布置。

赵维出城前往重庆的消息,就是这条暗线透漏给突烈忽儿的。

然后,立威于众之前的赵孟禧,这才把自己全套的计划展现在张珏等人面前。

他们这才知道,为什么赵维会极力促成锦衣卫的建立。

因为,带刀司只是冰山一角,是锦衣卫摆在明面上的幌子。

锦衣卫的真正构成,其实是分两昼夜两卫。

昼卫,日前只有带刀司一卫,也就是负责明面上的城卫和谍匪甄别。

而夜卫,才是锦衣卫的精华所在。

不得不说,赵孟禧仿佛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套完整的谍报计划。

只要给他时间,赵孟禧的情报网不但能覆盖巴蜀几大重镇:重庆、成都、泸州等地。

而且,连大都等蜀外之地,也有布置。

用赵孟禧的话说,第一批人已经派出去了。

这无疑惊到了张珏和文天祥等人,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赵孟禧是怎么做到的,城中甚至没有任何察觉。

可赵孟禧却说,那是一群在黑暗中守望光明的勇士,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好吧,这句是跟赵维学的。

就在赵孟禧的锦衣卫逐渐成形的同时,血头这个印第安壮汉也终于得到了一名字。

这是在大都之时,赵维亲口答应他的。

只不过,这个名字不是给血头一个人的,而是给所有战死的,还有活着的印第安战士——血头军。

是的,赵维觉得,对于一个战士最大的荣誉,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支军队。

他甚至还为血头军亲自设计了军旗。

很简单的构成,一面血红色的方旗上,只有一道笔直的刀痕。

那是用印第安骨刀划出来的痕迹。所有印第安战士都认得。

当然了,血头军听上去并不好听,连血头自己都不喜欢。

因为他本来就不喜欢自己的名字。

可是,赵维告诉他,再哪一天大战再起,你就就会明白,“血头军”三字到底有什么意义了。

到时,被血头军割下头皮的元军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而伤口就像军旗上那道笔直的刀痕。

与血头军同时被授予军旗的,还有自美洲归来的一千五百禁军。

这次不是赵维起的名字,而是叠山先生。

先生说,万里而归,只为再看一眼家乡,就叫“望乡营”吧!

最后,就是张珏旧部,还有这些日子慕名而来的巴蜀儿郎了。

赵维想都没有,起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名字——川军!

“川军不负国”,亦成了这支忠义之师的口号。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进入盛夏,蜀地让人恼火的酷热折磨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生命。

可无论是赵维,还是别人,都希望这个夏天过得再慢些再慢些。

因为,只要夏天一过,平静了数月的钓鱼城将迎来真正的考验——元军围城。

在巴蜀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入夏不用兵,出夏不歇兵。

蜀地潮热的天气,极易滋生瘟疫。

元人几十年间吃尽了这个苦头,所以入夏之后,即使知道会给抗元的军民以喘息之机,也不轻易在夏日攻城。

可是,入秋之后就没那


状态提示:第139章 锦衣卫--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