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五千多年前,一场肆虐洪水携滔天怒意而至,一夜之间江,河,湖水位猛涨,各处堤坝也都或漫溢或决堤,无数的村庄、城池在洪水的肆虐下瞬息间便被无声淹没,万千生灵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天族有一宝物,名为息壤,乃父尊开天辟地时收集的大地之息,息壤之土不仅能自生长,且可无限使用可变高山可填海川。

天族一统,天帝即位之时,父尊便以庆天帝承继之喜,将息壤赠予了天帝为礼。

鲧见洪水肆虐人间,怜悯世人多弱小,不忍其被洪水灭绝,逐想到了息壤,于是便趁父尊沐浴之时换走了父尊的衣衫,偷取了父尊的银玉为信,得入天帝宝库,欲偷息壤下界阻止漫天的洪水。

不巧的是鲧在偷取息壤之时遭到天帝之孙虬龙的强力阻挠,因顾念着与虬龙多年的交情,鲧不忍将其伤害,适而暂且将虬龙封印在了他的墟空之中。

不料却在他施法封印虬龙之时触发了天帝宝库的禁制,被天帝察觉,天帝大怒,随派遣尧、舜将息壤追回,并斩杀鲧,以伏天族之法度。

鲧逃至天帝山,采得杜衡草佩于腰间,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逃窜,却终是没能躲过天命…

鲧逃至羽山之时,受到了羽渊磅礴的灵气攻击,只得施法抵抗以自保,却也被天将们察觉到了他的气息,而后追至羽山将其就地斩杀。

鲧身殒后仙魂法力消散,原本被鲧封印在墟空内的虬龙发觉鲧殒灭后,悲恸不已,拼尽全身修为破开墟空,在遁走之时带走了鲧的尸身。

而被鲧收于衣衫之中、佩于腰间,战斗时不慎掉落的银玉和杜衡草,就这么落在了羽渊旁,无人知晓,无人问津……

羽山有一方瀑布,因从羽山山巅处飞流直下,汇入山底深渊之中又被称为羽渊。

羽渊常年灵气浓郁环绕,虽其中蕴含着破山川毁河山的磅礴灵力,却不是众修仙者的修行圣地。

只因羽渊的灵力过于磅礴,非大神通者不可号令,是以一般修行者无法将环绕在羽渊之上的灵气吸纳入体而自用,若有硬要反其道而行者,终将致其灵气汇入过盛,导致本体无法承载而爆体而亡,不仅仅是神灵长类如此,草木灵兽亦如是。

鲧身殒后银玉遗落于此却神奇的不受羽渊法力影响,也不被其灵气所伤,更能随意汇聚或分散羽渊周遭的灵气,是以在经羽山灵气千年滋养后,银玉竟是奇迹般的开启了灵识。

石头无心,修行本不易,可玉却是石头在经过冰与火万万年的萃炼后方结出的晶体,最难的便是这晶体的至纯度,越至纯的晶体则说明,它是集这世间最纯粹的灵气,淬炼凝聚而成,不但形成的时间久远不可考,形成至纯晶体的机遇更是难得,一旦此玉的机缘得以开启灵识,却是比这世间任何生灵都更要适合修行。

银玉虽得机缘开启灵识,却无人指点教习,懵懵懂懂中每日只得浅晒日光,深沐月光,在随随便便吐吶几个周天来修行。

即使是这样,它的法力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日渐强盛。不久之后它的灵识便可覆盖整座羽山,甚至于与羽山山脚的生灵们进行沟通都毫不废力。

而也是直到那时银玉才晓得原来它是这座山上唯一开了灵识的石头,也是唯一一个能在羽渊处修行且结出灵识的生灵。

虽然银玉不知道,作为一块石头的它,到底能不能算做生灵一类,不过既然它是唯一一个那就姑且算它是吧……

杜衡灵识初醒时,发现它身边除了那方奔流不息的瀑布外,就只一块银光闪闪的石头,所以杜衡自发的认为,那块石头应是它最亲之人。

可当它试着去亲近那块臭石头时,哪成想,他竟是如此的不识好歹,不可理喻,不辩是非,不可饶恕,在这不毛之地竟还不爱搭理它。

杜衡很生气,杜衡非常生气,可后来它无奈的发现,它之所以能存活下来,并开启了灵识,竟是拖了这块臭石头的福。

好吧,杜衡认识到这点后,也是无可奈何的认了怂,毕竟人家性子比它硬,法力比它横,它就只能怂了!

别的且不说,就说这块臭石头的天赋,那可真的很是厉害,他不但修行一日千里,更能把羽渊那似洪水般汹涌而来的灵气分流开来,并在他们的头顶上形成一个很大的灵气漩涡,终日循环流动,供它每日吸吶修炼。

最初杜衡初生牛犊不怕虎,深觉得是这臭石头结下的阵法限制了它的修行,直到有一天它亲自体验了这羽渊灵气的恐怖……

初时杜衡以为这块臭石头结出的灵气漩涡限制了它每日对灵气的吸纳,导致它修行缓慢,致使它处处不济。

于是杜衡便把自己法术修炼不见成效,至今无法化形等等等等不铭之功,全都怪罪到了臭石头的身上终日碎碎念。

哪成想,有一天这臭石头不知是终于忍受不了它的念念叨叨了,还是本体在被它埋了第n次之后终于小宇宙爆发,决心要将它这颗挑事草除之而后快了。

那臭石头竟是一言不发,毫无征兆的就那么把它甩出了灵气漩涡外……

几乎是在被甩出的瞬间,杜衡便感受到了周身那磅礴厚重的灵气犹如洪水般呼啸而至,咆哮着、呐喊着向它袭来,那强烈的压迫感,肿胀感,被灵气挤压的窒息感,都差点没拍死它……

自那以后杜衡就再也不敢对着这块臭石头叫嚣了。

不过后来它想了想,虽说这块臭石头的脾气


状态提示:Chapter 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