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我真不是道师>第13章悟得真道

“同出洪炉烈火,大小殊形。重千钧者系巨舰于狂渊。轻一羽者透绣纹于章服。”

天工开物只是造物炼器工具之书,然而这句话却同样大气磅礴,震慑人的心魄。

华夏文明璀璨绚烂,一粒遗珠便可绽放出万点光,台下的众人听得鸦雀无声,哪怕是见多识广的修行者也呼吸微微停滞,面露若有所思之色。

然而……却没有人悟道。

这不是道语,其中所描写的固然气魄非凡,但大抵只是对器具锻造的称颂,究其根本,并未蕴含玄奥的大道。

而在这座世界里,不是道语……便是一文不名的废话。

随着时间流逝,众人都渐渐有些狐疑起来,不过倒也无人开口,哪怕心怀不轨者也只是冷笑,只是等待。

道师讲道时,没有人可以开口,上一次讲道,陈道师已经证明了自己是否有做道师的资格,因此如今,所有人都只能静默。

短短数日时间,已隔有沧海桑田一般。

而比之更大的变化,是陈道师的心态。

第一次讲道时,他还不过是初生牛犊,进展只要有一点点不顺利便觉得惶恐失措。

而这一次,面对众人的狐疑,他脸上的神色却依旧坦然,只继续地讲述炼器之道。

“炼器过程固然重要,但事先的材料准备才是重中之重,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熔铁炉中所用的炭,煤炭需用十分之七,木炭需用十分之三。”

这些道理尽皆出自《天工开物》锤锻篇的记载,宋应星是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堪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所纪录的炼制法精妙绝伦,代表着中国古代炼器工艺的巅峰。

“宋子曰:“凡铁兵薄者为刀剑,背厚而面薄者为斧斤。”

陈道师又讲炼制刀剑武器时的奥妙,他引经据典,又结合实例,可谓是妙趣横生,精彩纷呈。

然而场中众人却越听越是皱眉,他们知道陈道师所讲固然可贵,可关键的是……

这些东西,他们都用不上。

他们是修行者,所求的,除去求仙问道之说外再无他物。

并非是陈道师所讲全然无用,事实上,有一柄趁手的刀剑,也多少能增强些战力。

只是……这与他们的期待不符。

并非是陈道师所讲不足够好,而是他们的要求太高。

道师是带来希望与光明的圣杰,所讲的,也应当是玄奥神秘的道语,足够让他们一步登天,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境地,就像……就像第一次讲道时一般。

而炼器与工艺之间的玄妙固然动人心神,只是……这还不够,远远地不够。

这样的变化,自然被陈道师清晰收入眼底,然而他却依旧不急不躁,依旧自顾自讲着《天工开物》里的玄妙炼器之道。

在陈道师看来,只要自己讲得足够用心与仔细,一定会有人有所收获,明白自己的苦心。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人群之中,的确有许多人为陈道师所讲而动容。

炼器制造之说,让他们欢欣雀跃,振奋鼓舞,直听得恍然失神,沉浸在陈道师用语言所构造的世界中。

这样的人数很少,只有数百、数千人,但他们带来的激励却比其余数万、数十万人还要大。

“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线眼,抽过条铁成线,逐寸剪断为针。”

他继续讲道,在这样的过程中,自己也有所收获,对于书籍中文字的理解更深一层,恍惚之间,他竟也陷入一种慷慨激昂的状态中。

这样的状态极难形容,似乎浑身上下的血液都在流动,脑海中燥热得如同熔炉轰隆隆作响,却又半点不觉得烦躁,。

他激动得身躯微微战栗,浑身上下都流露出精光异彩,一袭白袍飘荡间,那样非凡的气魄令人光是看上一眼便永生难忘。

台下的秦白书见状,竟然激动得抚掌大笑,在陈道师身上,他看到了某种只属于非凡人物的异样光彩,不论其他人如何作想,他都从不曾怀疑道师的身份。

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陈道师忽然心血来潮,一句话随之脱口而出。

“而炼器,正如炼人。”

这句话落下,场中的气氛,顿时随之陡然一滞。

便是陈道师都愕然,未曾想到自己会说出这样的话。

在此之前,他从未曾有过这样的想法,然而这一刻却又无比确信,这句话发自自己的肺腑,是讲道之时灵性的流露。

“这句话并非是宋子所写,而是我……”他慌忙辩解,宋应星书中所写当然无可辩驳,而若是自己的理解便需单独解释出来,否则若是出了差错,他担待不起,老师的一个小小差错,便有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只是这句话,所有人,都没有听到。

“原来如此!”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被这一句话引动了情绪,道师讲道时不可言语,但若是激动到极致时的狂热则例外,此时此刻,他们便陷入了这样的狂热之中。

“炼器正如炼人,道师所讲的,不止是炼器,还是修行!”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们欢呼、战栗,此时此刻回想起来,才明白陈道师方才所讲,竟每一句都直通修行的真谛!

“修行之时,勇猛精进固然重要,但重中之重还是踏实根基。那么煤炭与木炭又是何意?”

有人冥思苦想,也有人豁然开朗:“是了,煤炭便是自身的刻苦修行,须沾得十分之七,而木炭便是一时


状态提示:第13章悟得真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