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恐怖悬疑>明末之兴汉>201.册封济州伯
带家伙什的,否则只怕命都保不住吧。”鲁若麟马上就不干了,这年头能够跑海的本来就军民不分,怎么可能分的那么仔细。

“本官只是提醒你,驻军是肯定不可能的,不要做的太过分就行。否则惹恼了朝廷,关闭交易点,受损失的可就是你了。”陈新甲也不是那么死板,有些地方灵活处理就可以了,大家心知肚明。

“明白,明白,绝对不会让朝廷为难,我所求的不过是安安稳稳的做生意就可以了。”鲁若麟立马点头保证。

谈妥了物资交易的事情,下一个鲁若麟关心的重点就是人口迁移的问题。

“陈大人,这辽南地域广阔,以后兴汉军还要继续同鞑子交战,争取收复更多的失地,这区区五十万人口如何能够使啊,就是招兵也招不到多少啊。”鲁若麟又开始叫屈了。

“五十万已经是极限了,再多的话朝堂上的御史言官们就有话说了,往外输出人口可是朝堂大忌。”陈新甲为难的说道。

“兴汉军马上就要效忠朝堂,如何能说是外人呢?”鲁若麟辩解道。

陈新甲端着茶杯看着鲁若麟没有说话,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这话对外人说说还可以,大家都是明白人,就不要说穿了。至少在鲁若麟展现出足够的忠诚于诚意之前,这些已经是朝廷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只是五十万人确实不够啊。如今京师、中原等地流民众多,对朝廷来说也是巨大的隐患,何不允许他们来到辽南自谋生路?”鲁若麟明白了陈新甲的意思,也不再纠结什么自己人外人的话题了。

“流民遍地是我等无能,有愧圣上信任啊。如今这些流民四散逃离,户籍混乱,连多少人也不清楚了。而且个个拖家带口的,日子确实艰难啊。济州伯能够接纳起码可以让他们活下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我等如何能够阻挡他们追求生路呢?”陈新甲没有正面回答鲁若麟的问题,但是话里的意思鲁若麟已经明白了。

说是只允许移民五十万,但是万一流民太多,朝廷也不会认真去追查,反正这些流民朝廷救济不了,随时有可能造反,是颗巨大的定时炸弹,鲁若麟能够把他们弄到辽南去说不定朝廷还暗中舒了一口气。不过在正式的文档里肯定不会这么说的,绝对会是朝廷支援兴汉军抵抗鞑奴,迁移人口用来实边的。

而且如今的人口一般只算成年青壮,老弱妇孺一般不计算在内,这里面就有巨大的操作空间。即使是那些核对移民人口数量的官员,花点心思也很容易打发。想明白后的鲁若麟果断的略过了这个话题,继续后面的谈判。

搞定了人口和贸易的问题,鲁若麟的两大基本述求都得到了满足,其他的要求自然就很容易妥协了。

“辽南与济州岛即将回归大明治下,朝廷派驻官员自然是应当的。只是陈大人也看到了,我这里的官员都是要做实事的,那些只会空谈的官员我可不要。这样的官员即使来了也不过是个花瓶摆设,实际职位我是肯定不会给的。要派您就派一些肯干实事的,哪怕功名低一些都无所谓,秀才、举人都可以。只要有本事,我这边绝对安排实职,不来一点虚的。”

面对鲁若麟满含期待的眼神,陈新甲有点哭笑不得。

别的收编势力,最忌讳的就是朝廷向其安插官员,鲁若麟倒好,恨不得朝廷多派点,虽然对官员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但是终归是一件好事情。

有了众多朝廷官员的加入,势必会逐步影响兴汉军对朝廷的态度,对朝廷的认可也会越来越高,要是时机成熟,将兴汉军完全划归朝廷治下也不是不可能。要说打仗赚钱也许朝廷诸公不是鲁若麟的对手,但是论到政治手段,吸收同化,陈新甲对朝廷是有非常大的信心的。

所以陈新甲假装为难的说道:“你这是给朝廷出了个难题啊。我尽量帮你争取吧。不过朝廷支援你这么多能干的官员,与鞑子交战的事情你也要尽心才是。”

“请大人放心,我马上去信辽南,让他们派兵两万前往天津,争取拦住鞑子归路。而且济州岛的这批新兵已经启程前往辽南,确保辽南安全无忧。”鲁若麟见他答应的痛快,也拿出了自己的诚意。

“好!济州伯忠心为国,皇上和朝廷必定有赏赐。”终于得到鲁若麟出兵的答复,陈新甲的心也落下了一大半。

“至于黄济的问题,还是先等他从多尔衮的手底下活下来再说吧,沧州那边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啊,毕竟多尔衮手上还有十几万大军。”天津这个兴汉军在大明本土的最早据点,是鲁若麟当初花费了很大的代价才拿下来的,肯定不会如此轻易的就放弃。

“是本官鲁莽了。黄将军还在与鞑子厮杀,确实不宜谈论此话题,以后再议吧。不过济州伯认为沧州之战我军胜算如何?”陈新甲果断的地头认错,顺便关心起沧州的战事。

“守住李家庄完全没有问题,打败多尔衮很困难,最多让他们知难而退赶紧出关罢了。”鲁若麟对李家庄的战事预计会是一个不败不胜的局面,多尔衮主动退却的可能更大。

“鞑子凶悍,来去如风,确实留不住。能够守住李家庄,逼迫多尔衮出关就不错了。”陈新甲也明白即使是卢象升得了兴汉军的支援,仍然不可能留得住多尔衮。

“虽然留不住多尔衮,但是我估计鞑子的伤亡也不会小,到时候就看卢象升和黄济他们能够拿到多少鞑子首级了。


状态提示:201.册封济州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