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连宠爱妃子的权利也不给儿臣么?那儿臣倒还不如一死了之……”

“啪——”萧慧一掌挥过去,不怒反笑:“好!好!好!皇帝不就是要政权吗?哀家可以给你政权,可以给你虎符!”萧慧挥挥手吩咐红袖:“虎符给皇帝。”

她慢慢转过身背对着秦尧,泪如雨下,将她眼角的皱纹照的格外清晰:“哀家宁可你做一个无情冷漠的帝王,也不要你恶名留青史。以后……哀家不问政事……”

秦尧淡淡道:“恭送母后回宫——”

建成元年九月,皇帝秦尧夺回政权,皇太后萧氏只于慈宁宫中颐养天年,不再过问政事。

夺权,不过是拿回虎符罢了。但是若是想要真真正正地拿回兵权,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戍边的军队不能动,太尉也未必愿意任他摆布,骠骑将军傅越随着外甥秦烨反了。泱泱大国,连一支可用的军队最后却也拿不出来!空有将,却是无米之炊。

“太尉可有事启奏?”秦尧端坐上方冷眼看着陛下百官,似笑非笑地问。

沈寂微微一怔,旋即低眉沉声道:“臣无本启奏。”

“呵——”秦尧只是冷笑,顺手接过侍女递过来的描金茶碗抿了一口茶。眼前频频晃动的寒玉黑珠帘泠泠作响:“太尉好生淡定啊,不知对于祁王起兵之事可有耳闻?”

百官如他意料之中的没有丝毫惊讶,只是个个把头压得更低,生怕这祸事就蔓延到自己头上。沈寂面对秦尧的咄咄逼人,也只是轻描淡写道:“区区小患,不足挂齿。何须皇上亲自过问?”

秦尧目光如冷箭直逼沈寂:“是么?对太尉来说,昔日名震天下的镇国大将军霍寻带头起兵也算是小患?也不足挂齿?太尉可真是淡定啊,怕是他们打到朝阳关也觉得是小事吧?”

“霍寻带了三万人,就算加上骠骑将军傅越的军队也不过是数十万人。大秦京师有三十万屯军,各个地方军队也不下于几十万,何惧他们?”沈寂微微低首说道。

徐进上前一步,朗声道:“太尉说的不对!皇上,臣以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还是应该趁早将其镇压,以防造成更大的威胁,也是为了平定民心。”

沈寂眯着眼睛侧头看着徐进,冷笑道:“以前倒是未曾听闻徐大人有这样的远见。”

“太尉大人平日里深居简出,独善其身,自然不曾注意过微臣。况且微臣区区一个兵部侍郎,哪里能得到太尉的关注?”徐进不卑不亢道。

“看来——是萧某疏忽了,不如这次平定叛乱的任务就交给”秦尧抿着唇看向沈寂,沈寂微微一愣,旋即明白过来,道:“皇上要出兵其实也未尝不可。无非是用一些兵罢了。正好,臣要将一些给先皇修筑陵墓的罪兵发放回家,不如就将他们充入军中平定叛乱。臣相信,凭徐大人的能力,肯定可以所向披靡,不出半月,相信就能凯旋而归了。”

徐进不料沈寂来这么一招,陡然被噎的无话可说,秦尧眉头蹙成一道川字,脸色越发阴沉。他静默许久,忽然嘴角绽开一个微笑,他挥一挥手道:“既然太尉这么说了,那朕也就顺了太尉的意思。来人,传旨,将兵部侍郎徐进任命为平叛大将军,率领十万兵前去阻击剿灭祁王部!”

“臣——”徐进正色下跪,道:“遵旨——”

沈寂心中暗自冷笑,脸上却是一脸沉寂,随着百官口中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尧挥挥手:“无事退朝,徐爱卿过会随朕来,朕有事吩咐你。”

“是。”徐进躬身一礼,却听得沈寂不咸不淡的一声:“恭喜徐大人了……不,现在应该叫徐大将军。”

徐进微微抬眼:“太尉说笑了,祁王造反,意图不轨,何喜之有?”

沈寂神色从容,讥诮道:“荣升大将军,带兵平叛,手握重兵,前程似锦,不是喜么?”

“那就承蒙太尉大人的夸奖了,徐某定会不负皇上之托,凯旋而归。”徐进转身道:“皇上叫臣还有事情吩咐,臣就先走一步了。”

徐进随着顺德走进崇明殿中,绕过绘着锦绣山河图的九折屏风,看见秦尧静静立在窗前。那一缕碎光漏进来,描绘出淡淡一圈轮廓。徐进见过礼后,秦尧只是沉郁道:“太尉他是在警告朕……哪怕是朕有那么一半虎符,兵权,仍是在他的手上。朕还是得听他摆布。”

“皇上!”徐进赫然跪下,皱眉道:“太尉终究是臣,而您是一国之君,他……”

秦尧摆摆手,苦笑着坐回蟠龙宝座上:“君又如何?臣又如何?父皇生前何等英明神武,在他崩逝不到一刻太尉不照样逼宫了么?”他望着那如意攒云纹样茶碗里的缕缕轻烟,一字一顿道:“可是朕不想做一个懦弱的傀儡皇帝,朕有抱负,朕也想留给子孙万里江山,千古基业!”

“皇上之心,臣感同身受。”

秦尧随手翻看着那些奏章,低着头问道:“你可知——朕为何欣然答应太尉用那些兵?”

“臣对于那批人略有耳闻……”徐进四下查看,方才轻轻道:“那是前些年因为戍守边关松懈而被先皇一怒之下罚去修陵墓的兵,虽说是因为这个,但是臣……臣总觉得有些怪异……”

秦尧笑着摇摇头,幽幽道:“那是父皇最贴身的亲兵,亦是当年名震天下,横扫七国的——大秦铁骑!”

大秦铁骑!徐进何尝不知那支队伍,那是当年由先皇一手培养的队伍,每一个士兵都是精挑


状态提示:第124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