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穿越时空的蝴蝶>第七章 、君亦是亡国之君(下)
室后妃的体己银子,一面要敲诈勒索文武百官,还指使底下人整天在京城市面上随便抢东西,从来不付一文钱……最后甚至连桀骜的诸侯藩镇,内务府都敢派人上men去索要好处。

更疯狂的是,内务府的这些搜刮手段,居然还全都是明着来的,甚至敢公然恐吓皇上,叫他不要多管闲事,否则就要把皇帝变成宫中的囚徒……真是完全忘了到底谁是主子,谁才是奴才?

——身为寄生于皇权之上的奴才,却同时把皇帝、宗室、朝廷、藩镇和百姓都往死里头得罪,偏偏既没有架空朝廷百官,又没有勾结藩镇外援,更没有控制住皇帝和后妃,甚至连掌握的兵权都很有限……雅公公这种怨满天下的荒唐搞法,除了自寻死路之外,就真是没啥好说的了。

所以,当康德皇帝宣布要查抄内务府的时候,早已怨声载道的满朝文武,才会一呼百应,奋勇当先。

但这并不意味着康德皇帝就取得了多么伟大的胜利——尽管内务府的奴才们,确实是桀骜不驯、无法无天,可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动luan末世,毕竟也是皇权的一项重要支撑。皇上没耐心跟诸位总管和大太监们见招拆招,将这股力量收归己用,而是他们统统宰光,痛快固然是痛快了,却也让皇家的权威更加虚弱。

而且,由于并非作为太子培养,知识水平欠缺,称帝之后也没有真正得力的辅政能臣,康德皇帝的执政水平其实相当糟糕,偏偏接下的又是这么个四面漏风的烂摊子,也实在是太难为这个年轻人了。

——就大内总管孔令旗亲眼看到的情况,康德皇帝自从登基以来,每天都是很早就来到乾清宫,亲自批阅来自全国各地和中央各部men的奏章,还要接见最少十几拨、最多五六十拨的各地官吏,一直忙到深更半夜才能就寝,全年到头也难得有一天休息,可谓是宵衣旰食,殚jing竭虑。

然而限于经验和阅历,他阅读奏折的时候总是不得要领,更看不出其中潜藏的明枪暗箭;下批示的时候也往往辞不达意,让下面的人茫然不知所措;遇到有人来觐见,皇帝时常是对坐无言,只能问候一下对方的身体;收到言官进谏,则经常懵懵懂懂难辨是非曲直,最后只得搁置不理。

所以,康德皇帝在登基之初,对内务府悍然发动的那一场血腥清洗,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并且暂时把里里外外的野心家们都给吓住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英武果决之君”的各种拙劣表现,通过各种途径被先后透lu出来,又让人渐渐有了黔驴技穷的感觉,重新开始蠢蠢yu动起来……

由此可以推测得出,这个王朝在日后的麻烦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有什么长治久安的好前景。

孔令旗总管虽然是皇帝陛下最贴心的内格脾气看得最透,因此差不多是对当今这位康德皇帝复兴国势最不报希望的一个人。

因此,当他荣升大内总管之后不久,就先后在岭南等地悄悄购置了不少庄园,安排各房亲戚迁移入住,以此为狡兔三窟、开枝散叶之策,只求延续家族血脉,躲避日后很可能会发生的灾难……

而就在这京城之中,与孔令旗总管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另外一个人。

———————————————分——割——线————————————————————

江南梅雨季节的深夜,夜se漆黑如墨,繁星朗月尽皆被掩藏在yin云之后,没有路灯的大街xiao巷之间,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在chao湿的空气中,还时常飘散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儿,压抑得让人简直要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深夜时分,金陵城某座白墙青瓦的大宅men前,一顶八人抬的绿呢官轿,在两盏写着“费府”字样的防风灯笼的照耀下,被缓缓抬进一扇镶满铜泡钉的朱红en,一连转了好几个弯,才在一处雕梁画栋的垂en前停下。

然后,当朝一品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费立国,这位年过六十、德高望重的三朝老臣,便在几个家仆xiao厮的搀扶之下,走出了轿子,穿过垂en,顺着游廊来到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cha屏旁边,就听见前面的正房之内,不时传来一阵阵热闹的谈笑声。

“……呃?怎么都这个时辰了,还没有睡下?”

费立国有些不悦地皱起了眉头,低声喝问道,当即就有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着说,“……回老爷的话,今天有个叫王启年的远房亲戚,刚从上海那边过来,已经招待过了晚饭,正跟xiao少爷聊天呢要不要给老爷您通传一声,让他出来迎接您老人家?”

一听是王启年这厮来了,费立国的眉头顿时皱得更深,“……不必了,你们也都下去吧老夫一个人悄悄过去就是,也好听听这家伙到底在给我那宝贝孙子灌什么mi魂汤”

片刻之后,不知为何起了顽心的费立国大学士,蹑手蹑脚地mo到了一扇玻璃屏风后面,隔着玻璃瞅了王启年一眼,顿时不由得大为惊讶。

这王启年,乃是他正妻王氏族中的一个子侄辈,头脑虽然机灵,但读书却不甚长进,科举屡试不第,最后想尽了法子,活动了许多men路,总算是补上了一个上海县典史的缺。

这典史乃是一个不入流的xiao官,连九品都不算,在县令下面分管监狱、缉捕而已。

更要命的是,这位王启年在上海典史的位置上,才干了不到三个月,就跟他的顶头上司。上海县令大人闹翻了


状态提示:第七章 、君亦是亡国之君(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