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穿越时空的蝴蝶>九十二、星火燎原(上)
州重镇、闽江之畔。从此改旗易帜,投身革命伟业!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凡我革命同志,皆要努力杀敌,奋勇向前。革命万岁!万岁!万万岁!”

“……驱逐鞑虏,恢复中原!革命万岁!万岁!万万岁!————”

伴随着大帅的喊声,广场上的八千将士也跟着高呼万岁。

虽然这支部队的人数似乎稍微少了一点,

不过两万人以这样雄壮的队形,以这样高昂的士气聚集在一起,本身就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到热血沸腾,都感到自己正在创造历史,正在参与一件全世界最壮丽的事业。

——即将响彻东南海天的战鼓,至此已经隆隆地擂动起来了……

———————————————分——割——线————————————————————

十一月深秋的南京古都,每一处街头巷尾之间,都弥漫着一片愁云惨淡、彷徨无路的末世氛围。

在上个月初,因为西洋舰队在京城脚下被击退,而给城中百姓带来的短暂振奋,或者说是朝廷吹嘘的“中兴气象”,仅仅过了几十天之后,就已经如同清晨的露珠一般,在阳光下迅速消逝得无影无踪。

——东出京城不过数十里外,被阉党盘踞的镇江要塞的迟迟不能收复,就导致了京畿近郊始终无法恢复平静;而费立国大学士的江东征讨行营,虽然从上海那边是一个捷报又一个捷报地飞过来,但却始终没有把洋人彻底驱逐出去的迹象,反倒是有若干残害百姓、里通外国的谣言传来……

而南方杭州重镇的骤然陷落,福建水师的倒戈投敌,更是给了这个衰颓王朝极为致命的一击。

以上这些兵火战事,暂时都还只是朝廷官员们需要烦恼的问题。对于京中的寻常百姓而言,更令他们感到痛苦的,莫过于暴涨的粮价物价和沉重的摊派捐税——江南乃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原本在秋收之后,粮价应该大跌才对。可今年从夏天开始,魔教就在乡间闹腾不休,以至于把庄稼活都给耽误了。

结果乡下那些几乎走火入魔的愚夫愚妇,直到家中藏米快要吃尽,这才愕然发现,就算修炼魔教神功的好处再多,也填不饱肚子……既然连水稻田里都没有多少出产,城里的粮食供应自然就更糟糕了。

而雪上加霜的是,前次洋人入侵之时,革命党在京郊煽动起来的叛贼,始终都未能被彻底清剿,进京的每一条道路都远远谈不上安宁,每天都有数十起乃至上百起劫案爆发,以至于让不少胆小的商人望而却步,外地粮食更难输入京中……时至今日,南京城中每一石糙米的价钱,竟然涨到了白银十五两之多!

一场将要夺去无数性命的可怕大饥荒,已经萦绕在每一位京畿百姓的头上。

一方面是粮食歉收,道路不畅,物价暴涨,另一方面却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镇江前线的那些兵痞子们,虽然没本事跟革命党打仗,索要粮饷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而在镇江前线督师的庆王,又不是什么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料,反倒是个大手大脚的纨绔子弟。皇上在出征之前忍痛掏出来的二百万两内帑银子,才一个月就给他花了个干净。于是厚着脸皮回头向朝廷再要,康德皇帝当即就暴跳如雷,死活不肯再掏自家小金库了,兵部和户部只好硬着头皮在民间加紧搜刮。

偏偏如今朝廷政令还能通达的地方,也就只剩下了这座京城而已,再加上各级官吏的层层加码、中饱私囊,隐约也有趁着最后一次机会捞个够本的打算……结果一下子狮子大开口:全城的每个老百姓,居然都给摊上了足足二十两银子平贼捐!

这不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吗?

于是,过去是外地难民往京城里涌,现在却是京中百姓往城外逃了。


状态提示:九十二、星火燎原(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