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开局获得神级传承>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不可能!

“世外高人?”/p

赵云愣了愣神。/p

“不错,世外高人。”/p

刘协微笑肯定。/p

“敢问陛下……此乃何方世外高人?有此神种,此人陛下当用之啊!”/p

赵云连忙说道。/p

“呵呵,世外高人既然是高人,自然无意理会尘世俗务,说起来啊,朕也有好些年头未曾见过这高人了,不知他是去往何处深山云游去了,高人行踪嘛,总是飘忽不定的。”/p

刘协随口胡咧咧。/p

虽然他现在也才十七岁。/p

真要说起“好些年前”的日子。/p

他和那世外高人能否有顺畅对话都是个未知数了。/p

“末将明白,世外高人果然有高人风范。”/p

赵云凛然称是。/p

谈完世外高人的话题。/p

刘协收了谈兴。/p

赵云自去忙活宣传之事了。/p

而刘协麾下其他部门也没有闲着。/p

如得胜军、先锋军、以及此前在冀州城内大丰收的黄雀军。/p

此时此刻纷纷成为了长安城内的宣传小旗手。/p

包括锦衣卫在内。/p

众部门士卒、人员走街串巷,张贴皇榜。/p

将刘协的旨意告知于长安百万百姓。/p

……/p

“听说了吗,东街街坊口贴出了皇榜,长安城外得到分田之人,马上就要收第一季的稻子了。”/p

皇榜既出。/p

自然少不了长安城内各区百姓的讨论声。/p

“算算时日,好像确有两月多了,如今眼看就要十月,的确也到了该丰收的时候了,你们有人知道长安城外朝廷分出的那些田地,一亩能收多少粮食吗?”/p

东街街坊口处。/p

迅速汇集了许多百姓。/p

众人议论纷纷。/p

最关心的重点。/p

当然还是亩产数量。/p

毕竟分田之策理解起来。/p

即便是他们这些大字不识得一个的百姓也是毫不困难的。/p

说白了。/p

就是朝廷给发地,他们自己去种。/p

然后十税其一。/p

和给大户人家、侯爵勋贵当佃户相比而言。/p

这十税其一自然是微不足道的。/p

但若是土地欠收。/p

即便税再少,也是得不偿失的。/p

这个道理。/p

百姓自然也心中有数。/p

“俺估摸着怎么也得有300斤吧!否则以一户之力,忙活到终年,恐怕也仅够衣食,那还不如去当佃户呢。”/p

有人估了一个数字。/p

根据自然是没有的,以经验推测罢了。/p

“300斤?呵呵,我觉得能有200斤就不错了!朝廷发的田,你还能指望是什么好田吗?必然是贫瘠之地,产出艰难,那些上等水田,那是我等黔首配得上的!”/p

此人话语既出,马上招来了讽刺声。/p

“马老三你tm说什么呢,陛下给俺们分田,难不成陛下还错了?”/p

这人讽刺声一出,顿时招致了许多不满。/p

那些家中有人、或亲族中有人分到长安城外土地的百姓,纷纷呛声,指责其非。/p

“陛下当然不会有错,可是你能保证那些大官老爷们不出错?反正我觉得这分田弄不好!”/p

被斥责之人倒是极为固执。/p

即便是千夫所指,依然没有改口的打算。/p

“害,咱们说来说去,那皇榜上不是写着呢吗,看看不就知道了……亩产多少来着!”/p

有人提议去看皇榜。/p

然而此言一出。/p

却是全场沉寂了。/p

“你认识字吗?”/p

出言讽刺那人冷哼一声后,望向提议看皇榜的那人说道。/p

“不认识……”/p

“那你说看皇榜?谁看?”/p

“总能有个识字之人吧!”/p

“反正我也不认识……”/p

“我也不认识……”/p

“俺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p

“那农民还有耕读传家的呢……”/p

“俺家赤贫,只知耕,不知读!”/p

一番吵吵闹闹下来。/p

围聚在东街街坊口的百姓们面面相觑。/p

好家伙。/p

百十来号人。/p

愣是一个认字的都没找出来。/p

倒是有两个会写自己的名字。/p

但阅读皇榜,显然超出了他们掌握的知识范畴了。/p

“我听说张家的小子,从小读书,还有先生教他呢,去张家找找?”/p

沉寂半晌后。/p

有人提议道。/p

这提议倒是获得了众人的一致支持。/p

人多力量大。/p

很快。/p

张家小子被从家中请了出来。/p

出来的时候,手中兀自还捏着一卷书,摇头晃脑的读着。/p

“嘶……这皇榜,让吾好好看看。”/p

张家小子年方二十。/p

被人众星捧月般的围着,心中不觉飘飘然。/p

做足了前戏后。/p

这才眯起他那无神的双眼,望向皇榜。/p

“什么?!”/p

看得数下。/p

他惊叫出声。/p

“张家小子,怎么了?皇榜上写什么了?”/p

见他惊呼。/p

身旁围观百姓也纷纷惊呼。/p

真叫一个同呼吸、共心情了。/p

“呃……无事,应当是吾看错了,吾再看看。”/p

张家小子定了定神,深吸了一口气后,再度朝那皇榜望去。/p

“什么?!”/p

看得数下。/p

他又是一声惊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不可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