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周守藏史>第176章 分封

第176章分封

朝霞红日。

波光赤水。

马车沿途向南,入楚,待望见郢都时,所先看见的,就是那雄伟的漆红城门,和无垠的高大城墙。

“迎!”

城门之外,甲兵列队,楚君亲自来迎。

“迎屈原大夫和风子,归楚。”

曾国之首胜,对楚国来说是无与伦比的荣耀,早先被称为礼仪贫瘠之地,此时有风允与屈原,就可以两人之礼,壮大楚之声势,逆改蛮夷之称。

此不仅对楚民是一种自豪。

对权贵与楚君,也是无比的荣耀,其在诸国之间,也能有些许声望。

何况,加之奇袭扬粤王都,此为大功,加之曾国礼胜,楚君这子爵之位,或许能……

一入城内,四处皆是楚民的高呼之声。

“风子,请先归典籍宫,待对屈原大夫加位之后,再赏赐风子。”

一矮小老者,骑马走出,将风允的车队,引向典籍宫。

带队的昭阳蹙眉。

“昭阳司马,此为君上意,风子此时非楚国臣,不得入朝啊。”

昭阳望向低眉乖顺,口中却满是戏谑的费无忌,冷哼一声。

“我且送风子归典籍宫。”

费无忌低首眯眼,笑道:“自无不可,不过司马啊,您的伤势也好了吧,最近君上有意让您去扬粤王都守城,将斗廉代司马换回来,以嘉奖斗廉代司马啊,您得早些准备。”

闻声,昭阳不由摸向腰间。

那寒气之伤,早就消弭。

“余之后自会去询问君上。”

费无忌点头,勒住马匹,望着风允的车马离去……

“风子,若余被调去扬粤前线,您若遇为难之事,可令项燕向余传信,余护您周全之言,并非虚妄。”

马车滚滚。

“司马为楚国行事,是为正统,允虽因司马以被擒之态入楚,但也非司马之过,何必自责如此。”

昭阳摇头。

“风子,余与屈原大夫一般,对您之贤德敬仰,不管如何,都希望您能周全,如此才为幸事。”

“咚…”马车停下,典籍宫已到。

昭阳拉开车门,接风允下车。

“多谢司马,司马放心则可,楚国国情,余已经知晓大半,在楚生存,已非难事。”

典籍宫中,风允观尽了那些杂乱的《楚史》,了解楚国的由来,现状,也预想了楚国的未来,在楚国,民与权贵之间,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

楚民虽无望高处,但大多还记得楚之先君与民同劳,开辟山野,筚路蓝缕之事,对于未来,尚有希冀。

而楚之权贵又分了二者。

一者,为非芈姓之贵族,其多入沈尹华、费无忌、孙叔敖之列,虽为朝臣,但因为个人趋向,各有不同的境遇。

二者,为芈姓之贵族,其多如昭阳、景阳、屈原之列,其三族为楚国除君主熊氏芈姓外,最为尊贵之芈姓族,当中的子弟只要有些才华,都会被安排入朝,有甚者会入高位,轻而易举。

如今……

像是屈原这样的有才华,且名声显露在诸国之间的,必定会高升在朝。

风允很清楚。

“司马且回……”

“风君!”蛮娃的声音从典籍宫内传出。

就见一大块头在好几人的追赶下,跑出宫门。

“蛮娃。”风允望向蛮娃,见其脸上担忧挂牵之色,在看见自己时消散而去,转为欣喜,他心中不由一软。

“风君,您归来了,蛮娃等了您许久,在这地方,没人教导蛮娃学周言,之前您教的蛮娃都记混了……”

蛮娃用九黎语,喋喋不休诉说,如同赤子向长辈诉说苦楚一般。

“风子,昭阳告退。”

门口,昭阳一礼,带着马车缓缓而离。

风允带着蛮娃入典籍宫……

……

“风君,听说您成为‘子’了?”

“子是什么?”

面对蛮娃之问,风允细细说明。

蛮娃憨笑。

“风…风子,那现在是不是有更多的人尊敬您了?”

归入偏殿,风允坐席。

“尊重与否,并不是一个单单的‘子’,能说得清的。”

“子又如何,君又如何,对于外人看来是高尚的代表,但对于自己来说,这是一份约束,若名望大于能力,那无疑是人坠水中,无处可依,挣扎沉溺。”

风允召来婢女。

“弄些热炭与茶水来。”

“诺。”

一旁的蛮娃躬身坐着。

“那风子可别要名望了…”

风允笑笑。

“名望是别人给的,你无法拒绝。”

“好了,我现在得考考你周言学得如何,这番去曾国,可别忘了一干二净。”

蛮娃紧张……

夜晚,蛮娃恍惚离去,脑袋里灌满知识的感觉对他而言并不好受。

而蛮娃离开不久,就见屈原匆匆而来。

“风子。”

行礼之后,屈原目下余留的黯然之色,实在恍目。

“可是楚君任你到伱不喜的职位?”

闻声,屈原点头应道:“能为楚国效力,是原的毕生所愿,原只是黯然于楚国现状,难以改变。”

风允斟茶,递至屈原前。

屈原恭敬接过,细细品茗。

风允询问:“不知沈尹华先生,可曾高升?”

屈原摇头,微叹道:“沈尹华先生……赏赐百金,再无矣。”

风允点头,沈尹华此次出使,确实出来让其毁声,已经是大幸。

“那芈姝、芈月二位公主呢


状态提示:第176章 分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