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周守藏史>第222章 夜郎且兰

第222章夜郎·且兰

帛书之上,随着楚国与褒国的气运相互交缠,一股玄气从中冲天而起。

浩浩荡荡,整个褒国之地上,都能看见风允的道相,人首蛇身,目视寰宇。

其声如肃,诵其契约之文。

洪亮之音下,褒人大惊。

五十年,一半褒人的供养?

不去管褒国如何沸腾,褒国之侧的诸国多么震撼。

风允道相化作契约之锁,勾连了楚国与有褒氏一族的气运。

褒国后宫内。

“哇哇…”

“夫人生了,一子一女,祥瑞之兆!”

褒国气运亨通,一时间,流动如云,那因天时带来的灾害,也减缓不少,待到秋收之时,怕又能欣喜一番。

“呼…”

小暑之风吹过,大暑之气将至。

大暑是一年最为炎热的时节,如今入了夜郎,跨过了武陵山脉,倒是有了些许清爽之意。

“风子,前面是且兰国了。”

马车内,因为前路无法行车,风允准备暂休一晚,此时蛮娃去狩猎。

余留风允与一壮汉。

这壮汉衣着野蛮,兽皮为衣裙,是风允以五十金之重,雇得的一通晓楚言与夜郎各地语言之人。

此时壮汉提醒风允且兰在前,并再一次说明夜郎周遭,此时的情况。

从中风允得知——

其周遭的且兰国,位于庸国与夜郎之间,被夜郎包围三方,此时正被夜郎的撒骂王亲征攻打。

夜郎与百越国最初一般,也是由多个部落组成,其国之大,胜过多个百越。

就分散部落,就有数十个。

至于人数,依照这位走南闯北的壮汉估计,夜郎所有部族相加,大致有六七十万人。

而其中夜郎撒骂部,有三十多万人。

至于是如何估计的——

“撒骂王带着三万汉子去打且兰,留下一万看家门,那且兰国平时就万数拿长矛的,这个时候撑死了能征两万人。”

“咱们这可不是大周那块地方,大周那三十人能征一个兵,咱这平常十个人就能出一个。”

……

壮汉说着,而风允也从这段时间的学习中,以九黎音字表相似的方法,记录了各地的音字代表的含义,对照周文而成书。

种道此书。

风允也将这夜郎的语言,如何发言,是为何意,也了解多半。

“撒骂王,似乎很喜欢征战?”

风允询问。

那壮汉答道:“不是喜欢,是没办法啊。”

“这儿全是山,耕地少,而水又多在山峡之下,要是缺水了,自己喝水都难挑,哪里顾得上田土,难种啊!”

“只有那些水便利,旁边正好有平地的地方能种些稻粟什么的,可这样的地走几步就没了,所以很多夜郎人都不喜欢耕作,只靠狩猎捕鱼,可又哪里能养这么多人呢……”

“所以就去劫掠。”风允将壮汉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说出来。

并在随行所带的帛书上以书《列国·夜郎》。

其上记——

夜郎地势为山岭,少平地,无大湖,唯山间溪水汇流,无肥沃平原,遂此时多狩猎赶山为生。

而因为山岭之间,游鱼好捕,四季绿植,遂渔鱼,野菜,也为食物之一。

至于耕作,暂疲惫。

……

农耕暂疲,多行战事掠夺。

这就是让夜郎出兵威慑,让庸国不得不撤军的解。

一切,撒骂王之征战,因一国生计疲惫,大势所趋也。

当然,这位王的性格如何,风允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只是从壮汉这,知晓其性多暴,残酷而蛮。

“风子,我听说您的名声,您是楚地的智者,和我们这的祭祀一样,是有能力的人……您能通神吗?”

这壮汉期许。

至于为何,壮汉望向且兰国的方向。

“我是句町原部落的人,我们的王也要建国了,但是我并不认为此时建国是好事,您瞧,且兰国刚刚表态建国,撒骂王就带兵来战……”

“可我们的王说他梦见神的诉说,所以才要准备建国……”

“我没有见过神……”

风允见这壮汉说个不停,也听着他对自己部族的忧虑。

“何为国,如何延续……”

风允又一次想起了有巢祖的问题。

国,庇护之围,守域也。

域中有土地,有人口,有兵戈,之后有了围墙,是为国。

“你们的王是为什么建国呢,为了供奉神而建国?”

“还是为了收集一地之财富建国?”

“还是为了护一地之人而建国?”

“如果是为了护一地之人而建国,那自无不可。”

“遇到危亡时,所有的民都会为了国而战。”

“如果是为了一地之财,那就让这些财富为他而战,与民何干?”

“如果是为了供奉神而建国……小神居一家之地而满,其心无贪;大神居一国之地不足,其心无量。”

“唯有人,方才需一国之供奉,称神。”

那壮汉一愣。

“您是说,我们王是在骗我们,他……他是为了…”

“集权力于一身。”

风允为壮汉解答此不解,轻拍壮汉肩膀。

此时蛮娃已归,但是他听不懂风允与壮汉此时说的语言。

让蛮娃学习周言已经是不易,若再让他学这些复杂,各地一音的夜郎各部族语,岂不是要蛮娃性命。

莫不见更是乖顺地炙烤野物,低头与巨熊在一旁。

“此


状态提示:第222章 夜郎且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