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重生始于1990>第229章 避重就轻

苏伟勉强接受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如果按照前世顺丰那样发展下去,百分之四十也是几百亿的资产,而赚到几百亿,他只花了2000块的车费。/p

不能说王未人傻,相反,苏伟觉得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同时很有脑子,他明白现在顺风货运发展遇到了颈瓶,需要苏伟这样的人才来为他出谋划策,从大方向讲,他手里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在未来的发展中远不至于现在顺风货运的所有价值。/p

如果说苏伟是在投资王未,反过来王未也是在投资苏伟。/p

至于比例问题,确实有些高,但加上苏伟对他的恩情也值这个价,比自己多了,肯定不行,太少了打动不了苏伟,苏伟现在是一家饮料公司的老总未必领情,思来想去,王未最后把苏伟的股份定到了百分之四十,两人平起平坐。/p

他现在迫切想知道,苏伟对于未来顺风货运的发展有什么提议或者新颖的想法?/p

苏伟主动问:“王哥,现在货运公司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p

王未说:“发展不出去,相邻的几个省份的货运送起来已经很吃力了,更别说全国!”/p

苏伟笑道:“我就知道王哥雄心壮志,瞄准全国市场去的!”/p

王未也不怕被苏伟看穿了心思,生意人嘛,谁不想多挣钱?恨不得抓住机会把这一行的钱都挣了。/p

他说:“兄弟,国内货运公司不少,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几家大型的货运公司,顺风货运在这样的压力下能发展起来,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现在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有什么优势去和其他货运公司竞争?”/p

的确,目前国内的交通网络不算完善,货运公司承担的运送量很大,一来一回很耗费时间。/p

苏伟说:“王哥,还记得当初我为什么会给公司取名为顺风吗?”/p

王未回答说:“快,像风一样快!”/p

苏伟点头,“对,就是要快,但是现在顺风货运快不起来,重要原因是因为负重太大,/p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花都有两家公司的货需要送往魔都,一家是固定客户的大型器件,一辆车只能装一件,另一家公司则是好几家客户的货物需要同时发往魔都,同样只需要一辆车,给你,你会选择接那个公司的生意?”/p

王未没有考虑,回答说:“当然是后面一家,一次就能送几家的货肯定划算些!”/p

苏伟再问:“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p

王未思考了一下,他回答不了,他只知道选择后面一家公司的货要更赚钱!/p

苏伟解释道:“区别在于受众面,第二家公司的货明显受众面更广,顺风货运公司发展的目标是把全国当作它的受众面,可以把这个思路称为避重就轻!”/p

王未点头,“这个我懂,少接重活,多接一些轻便的受众面广的!”/p

“就是这个意思!”/p

按照苏伟这个思路,确实节省了很高的成本,而且满足的客户更多,但是有一个问题任然存在,货源的问题以及运输的问题。/p

花都现在算得上全国最发达的城市,从花都走出去的货不计其数,但是如果从花都跑渝都这么远的路程就太不划算了。/p

运输距离长,运输量有限,非常浪费劳动时间。/p

当他提出顾虑的时候,苏伟已经为他想好了对策。/p

苏伟问:“王哥,古时候的驿站,你听说过吧?”/p

“知道,送信的!”/p

苏伟继续问:“你知道驿站的运作方式吗?”/p

王未摇了摇头。/p

苏伟说:“古时候,全国各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都会设立驿站,/p

有的是根据马匹的速度和耐力来设立的,比如说一匹马日行六百里,但信件是皇帝诏书,非常赶时间就不得不到驿站换马,/p

还有一种是用来归纳信件的,当地所有要寄出去的信件由此分拣发往各地,再到下一个驿站,再分拣……以此内推最后落到收件人手中!”/p

王未说:“不就是邮政所干的事情吗?”/p

苏伟感觉有点尴尬,还以为自己见识广,有文化,没有联想到邮政上面去。/p

邮政就是现成的快递模式!/p

“哦……对!”苏伟面容僵硬的点了一下头,强行把刚刚说的话联系到一起,“邮政寄东西的速度很慢,所以我们不仅要分拣,还要换马,保证速度!”/p

王未好像听明白一点了,“具体怎么操作?”/p

空气最怕突然安静,敢情一开始说讲怎么做就行了,还分析一大段口水话。/p

苏伟直说:“在每个省份设立一到两个分拣点,分拣点配备专门的货运网络,也就是分公司,然后把全国各地像一张蜘蛛网链接起来,懂了没?”/p

还不懂,苏伟就要怀疑王未的智商了。/p

“懂了,但是投入太大了,一下子完成不了这么大的工程!”王未说。/p

刚刚还说你有脑子,现在和一个问题犟上了,苏伟强忍着骂人的冲动,一字一句的说:“你见过那只蜘蛛能直接吐一张网出来?”/p

“哦!”王未突然一下兴奋的跳了起来,“刚刚脑子可能抽风了,一时没反应过来,让苏老弟见笑了。”/p

“我还有一个建议!”苏伟轻声的说。/p

“什么建议?”/p

“王哥,企业发展光靠一群兵和将是不行的,还得有军师,我建议你去聘用一些大学生和有经验的人才!”/p

王未笑道:


状态提示:第229章 避重就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