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重生始于1990>第803章 投资思维的讨论

翻译人员有点尴尬。/p

苏伟微笑道:“你的那一份报酬算在我身上,不好意思,麻烦你了!”/p

“谢谢苏董!”翻译工作者感谢道,她是知道苏伟会英文的,但是主办方邀请了她来给苏伟作翻译。/p

她的心里很复杂。/p

一是因为见到苏伟很紧张,害怕在论坛上翻译错了某些专业的词汇。/p

二是她需要赚取这份报酬。/p

现在苏伟用了最简单的方法安抚了她的情绪。/p

她既不用紧张的上台做苏伟的翻译,还可以获得一份报酬。/p

苏伟对小姑娘笑了笑。/p

舞台准备工作完成后,杨明华来通知苏伟和巴菲特上台。/p

两人走向大众的视野,迎得一片响亮的掌声。/p

两个神话般的人物终于出现了。/p

苏伟和巴菲特再次握了握手,然后上台入座。/p

杨明华今天亲自担任主持工作,他对金融投资有自己的见解,之前在华尔街工作的时候,也有机会与巴菲特面对面交流过,所以这次的活动,巴菲特才会选择和一个比较熟悉的人合作。/p

巴菲特简单的做了自我介绍。/p

反响强烈,今年的巴菲特午餐拍卖取消了,今年能够与巴菲特面谈的机会只有今天这一次。/p

台下的嘉宾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来听巴菲特的讲话。/p

杨明华引入的话题是众多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投资思维。/p

在座的嘉宾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只能说有理可循,但是难登大堂。/p

巴菲特对“投资思维”的话题还是有些兴趣的,基本上每年与他共进午餐的投资者都会聊到这个话题。/p

巴菲特说:“投资思维,不是一个狭隘的思维模式,它的背后包括了许多专业的金融知识。/p

让每个投资者入手的问题是风险和收益的问题。/p

这个问题需要投资者正确的思维辨析。/p

风险和回报在90%以上的情况下,是成正比增长的。/p

意识是,风险越大,投资越大。/p

我个人在选择入手之前,首先想到的是自身拥有的优势,怎么样能够在一个风投项目中来发挥优势的最大作用?从而追求绝对利益。/p

我个人不建议投资者去理会相对表现!”/p

巴菲特的术语很专业,现场很多媒体记者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嘉宾们是听懂的。/p

他们在笔记本上记录了几个关键的词汇。/p

“绝对利益与相对表现”、“风险回报”、“自身优势”……/p

暂时巴菲特聊到的点,比较浅显,算是每个投资者必备的思维模式。/p

杨明华听完点点头,回头问苏伟,“苏董,对投资思维有什么看法?”/p

苏伟谦虚道:“巴菲特先生的话很详细。/p

在国内,同行企业家都知道,我也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投资人,无论是投资珠宝还是互联网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还算成功。/p

我在决定入手之前,考虑到的问题和巴菲特先生有一些差异。/p

我首先考虑到的是创造和等待的问题。/p

我赞同巴菲特先生讲的,投资思维不是一个狭隘的思维模式,后面包含了很多专业性的知识。/p

背后的那些理念,要么你一学就会,要么一辈子也捉摸不透。/p

投资者不是精于分析超复杂数据的巫师,也不会编写出复杂的电脑模型去发现潜在价值,寻找优质的投资机会,需要强大的自律能力去拒绝那些不那么优质的投资诱惑,需要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真正优秀的机会,并且可以准确判断现在是不是最佳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p

这就是我提到的等待。”/p

下面的投资者们记录下了一个词,叫“利益诱惑”!/p

有时候你表面上看到的利益并能够完全转化为你风投的利益。/p

巴菲特听了翻译人员的翻译之后,点了点头,苏伟的话和他讲到的“绝对利益和相对表现”的意思类似,只是更加详细了。/p

巴菲特露出了笑容,他承认苏伟是一位优秀的风投专家。/p

苏伟继续说:“接着说我提到的第二点,创造。/p

投资的世界里太多事情变得太快,所以我们需要明白规则背后的基本原理,这样才能知道为什么有些事情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会发生。/p

明白了规则背后的原理,我们可以去创造投资机会。/p

举个例子,比如宏伟集团与长江集团收购英国泰晤士饮水公司的案例,单从这个投资的收益看,或许我们会亏损好几年。/p

但是它背后的规则是英国政府和市场,我和李嘉诚同时看准了背后的规则,才会有宏伟集团收购立顿和华为合作推广无线网络技术的事情发生,相比泰晤士的亏损,我们获得的实际收益更大!”/p

巴菲特只顾着认真听苏伟讲话了,亲不自禁的鼓掌,他大脑里对苏伟提出的创造投资思维模式表示肯定。/p

但是风险很大,对台下的投资者们而言,不可能去这样做决定。/p

众人见巴菲特鼓掌,也跟着鼓掌。/p

巴菲特称赞道:“苏伟先生的观点很大胆,但是没有脱离投资思维的框架。/p

听了他的观点,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宏伟集团没有投资失败的案例?/p

因为苏伟先生的思维模式是建立在对市场分析足够清晰前提上的,就像他说的一样,投资者不可能去编写电脑模型探索市场潜力,但是我想


状态提示:第803章 投资思维的讨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