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么。”

他看了看解语,“我以前代理过此类案子,对医学略知皮毛,到场见证,也是对患者家属负责——方医生名校出身,又是留学归国的精英,刚才两位主任也一再保证公正,我在场,想必不会让你惊慌失措吧?”

她当然不会。

只是想到某个因她在场而动作变形的人,解语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解剖室就在眼前。

她挥开那些思绪,走了进去。

虽然是委托解语进行主检,但除她之外,还有两名外院法医到场,避免可能的舞弊。他们见到方解语和高律师一起出现,并没有很意外。

助手拉开尸骨袋,将女童尸体放上解剖台。

解语走到台子前面,定了定神,“江城医大基础教研室受附院心脏外科及林某家属共同委托,对林某的法医病理学检验,现在开始。日期xx年xx月xx日,时间上午xx时xx分……”

助手递上工具。旁边两个法医一个拍照,一个记录。

“尸表检查:女性儿童,尸长80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法医a的相机快门啪啪的响着。

法医b根据她的观察测量,依序记下数据和特征表现。

高律师站在她身后,沉默的看她操作,听她用平淡的声音一一报出所见。

“……头皮无损伤,颅骨无骨折,颅内各腔隙未见出血……大脑重900g,脑组织表面及切面未见异常……”

“口咽、食道无异物,喉头水肿明显,气管分叉处外膜周围软组织少量出血……”

这时,记录的法医b插嘴道,“这是气管插管造成的吧?”

解语说,“有可能。需要比对手术及抢救记录。”

然后是胸腔解剖。

解语在助手协助下开了胸,法医ab都凑近了些。

“胸骨已手术切开,可见金属缝线固定,”解语将重点部分暴露出来,方便法医a拍照,“剑突下见一9c涣讲嘤惺质跻流口,左侧胸腔积液30ml……”

心包腔有少量液体。左室壁厚0.8c,瓣膜无增厚。冠状动脉开口正常,各分支未见狭窄。

进行到关键的心脏部分,法医ab不敢松懈,尤其可能决定检验结果的表现,更是需要从不同的方向角度,拍照数张存证。

在接近主动脉根部的位置,他们看见一块人造血管补片,修补处血管上缘呈现升主动脉管腔狭窄,内径0.4c,原本应该发自升主动脉弓的头臂干缺失,而本应从头臂干发出来的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则直接开口于主动脉弓,开口狭窄,直径均为0.2cm。

听着他们的观察记录,高律师忽然出声,“我医学知识有限,需要解释——所以这孩子先心病的异常表现在哪里?”

解语思路被打断,怔了一下。

高律师补充,“此案的一个重点,在于探讨疾病和手术的联系,手术选择是否正确及必要,还请方医生稍作解释。”

解语整理了一下,“首先,根据主动脉的走行部位和形态,其中一部分我们把它叫做升主动脉,发自左心室……”

“停,”高律师看了下时间,“我不需要上解剖课,也不打算听整整三小时——能否给我个五分钟的浓缩科普版本?”

解语沉默一会。

法医ab对视一眼,万幸的松了一口气。

还好他们没遇上这么难搞的律师。

虽然无法一眼看穿,但能跟着解语的思路搞明白——前提他们是专业人士,上过解剖课,经过n年学习工作。而高律师,就算之前打过医疗纠纷案子,也无法在短短时间内跟他们同日而语,现在让解语用五分钟为他说明白,既要科普,又要专业,简直是出难题。

解语没跟他辩论这解释工作是否该由自己来做,只想速战速决。

“这么说吧。血管a好比一条下划线‘__’,它上面本应分出血管b、c,像字母‘y’一样;但在这个患者身上,血管b、c变成了两条平行线‘| |’,直接开口在a上,且比正常情况狭窄,因此严重影响了血供——这样清楚了吗?”

高律师这下默然无语。

不光他秒懂,就连法医ab也再次面面相觑。

——很清楚!

而且没用到五分钟!

连半分钟都不到!

敬佩之际,他们同时产生了危机感:今天到底是来见证,还是来接受震撼教育?解语看着年轻,想不到竟如此有气场。

两人冒出冷汗,暗自反省最近工作有无疏失。

在一片沉默中,解语继续。


状态提示:33.初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